ChatGPT代寫學習歷程有失公允?學者:考招會多方衡量
曹晏郡 王興中/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AI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,在上架之後掀起全球熱潮。但也因為程式的便利性,可能被用來寫作業,甚至是論文,引發教育界關注。尤其是國內大學考招的一項重點,高中學習歷程檔案,如果經由程式代寫,大學端能不能分辨,這些可能都會影響到考招的公平性。
進入到聊天機器人程式,輸入你想了解的問題,就能獲得回應。ChatGPT上架之後,有民眾會用來分析數據、代寫文案,甚至是寫報告,或用在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製作。
師大附中學生李同學說:「就是有點像別人寫的範例,然後可能也是作參考而已,心路歷程,就是還是要自己的想法,所以我最後還是會再重寫一篇。」
師大附中學生林同學則認為,「東西還是要自己完成,不然到時候(面試)面對教授的話,你可能不知道怎麼去回答他。」
詢問高中生,有人會拿來當參考資料,但也有人的使用意願不高;實際輸入關鍵句,立刻生成一篇心得文,稍作修改,看起來架構就算完整。
師大附中資訊室主任李啟龍表示,「像是一個生成一個像樣品屋的這樣概念,可是它很多的細節,它並不會告訴你,所以我們希望學生去了解事情背後的細節,找到問題真正的原因,而不要只是去依賴這樣子的工具。」
由於大學考招制度中,高中學習歷程檔案,是採計重點之一,如此方便又快速的內容生成,可以當成寫作、查資料或潤稿的工具。但外界也質疑,會不會影響大學的書面審查公平性。
台大資管系兼任助理教授楊立偉表示,「我們第一個會看說,這(備審資料)裡面,這些所有的老師,重要的學習重點是不是真的都存在,還是其實也有這種錯誤的現象,老師面試時就會根據你寫的內容,再去追問,不排除也不排斥同學們可以拿這個當成是一個AI小書僮,幫你去寫草稿,可是最後還是自己要把這些內容消化再講出來。」
學者指出,ChatGPT可以快速生成內容,但有時候還是會出錯,至於學習歷程檔案是考招的採計項目之一,還會和學測、口試等其他條件一起衡量,因此ChatGPT可以當成工具,卻不能是唯一,但未來這項技術還會如何發展,確實要持續觀察,看是否要有相關的因應措施。
王介村/編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