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的孩子飲食多元,愛吃甜食、油炸物,小心攝取過量可能導致長不高甚至肥胖。根據健保署統計,2021年10歲以下青春期早熟就醫,突破2.5萬人。醫師表示吃進過多過高熱量食物,會在兒童體內轉變為多餘的脂肪,引發內分泌紊亂,導致性早熟;另外愛看3C、少運動也都是危險因子。
聯合國統計,戰亂造成全球超過3600萬名兒童流離失所,而兒童喪命的事件也時有耳聞。奈及利亞就傳出軍人槍殺兒童,激進組織還拿兒童當武器,而葉門則有許多小孩營養不良,生病沒有得到妥善治療導致死亡。
兒童權利公約第2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,即將於14日登場,13個民間團體組成的「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」上午舉行記者會,剖析台灣這5年來在兒童人權的實施現況,發現目前有校園不夠友善、兒少的專業性健康與生育保健教育不足等問題。
最近兒童呼吸道感染症爆發,有醫師指出求診率是疫情前的兩倍。醫師施勝桓指出,過去兩年因為高強度防疫,兒童幾乎沒有流感抗體,可能成為重症危險群,預計在年底開始就會進入流感高峰。而目前流感疫苗接種率不足,可能成為兒童急重症醫療的一大壓力,呼籲要趕緊接種。
高雄爆發嚴重虐童案,6歲女童因長期遭繼父限制飯量、打罵,甚至掐頸,2年下來體重只剩同齡兒童一半左右,高雄地院9月底依妨害幼童發育罪,判繼父4年2個月徒刑。但法界人士認為,長期虐童刑度比一般兒童傷害案還低,呼籲應修法改正。
隨著新冠本土疫情平穩,國內防疫措施逐步解封,有醫師發現除了新冠病毒,各種感染症都提早肆虐,讓各大醫院急診塞爆,尤其是兒童急診,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、諾羅病毒及流感等都蠢蠢欲動,提醒家長一定要提高警覺。
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,每年暑期舉辦全台育幼院巡迴分享會,今(2022)年共有30位離開育幼院自食其力的學長姐分享如何面對挫折,並且獨立的經驗給還在院內的學弟妹,告訴他們「再撐一下,人生將會不一樣。」
為了防堵網路社群平台成為性剝削未成年孩童的幫兇,澳洲監管機構30日發出法律文件給臉書母公司Meta等7家網路科技業者,要求分享平台杜絕相關犯罪的策略,否則將面臨罰款。
為推廣居家防墜觀念,高市社會局與靖娟基金會合作,連續2天舉辦兒童安全宣導活動,提醒家長重視居家安全,因為靖娟基金會就發現,疫情以來孩子在家時間長,居家墜樓事件跟往年比增加了4倍,尤其現在是暑假期間,孩子經常待在家裡,家長更要留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