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教育
-
「性別公眾教育列車」環台啟程 盼展開對話消除性別歧視
|文教科技近期有宜蘭縣議員及台大學生的性別歧視言論,引起不少社會反彈的聲音,勵馨基金會長年推動性別平等,今(27)日推出性別公眾教育列車,希望將性別平等的種子扎根到民眾心中,創造性別公義的社會。
-
《國教法》修正案初審通過 國中小自學生補助將另訂
|文教科技《國民教育法》大翻修,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17日下午針對保留條文,進行朝野協商,其中,戶外教育不入法,至於國中小自學生,是否比照高中自學生提供學費補助,最後共識通過條文,但附帶決議,另以子法規定補助,交由立法院長再協商。
-
宜蘭國中生2年前墜樓亡 母控師長霸凌及校方疏失
|社會宜蘭縣一名國中生,2020年11月離校墜樓過世。家長控訴孩子受師長霸凌,墜樓當天消失3節課,學校卻毫不知情,校方明顯疏失,公部門卻包庇掩蓋,還因為教育處逾期懲處,讓霸凌導師全身而退,根本師師相護。縣府說,今(2023)年3月已再予導師1支申誡,非毫無作為。
-
我有一位無口語極重症腦麻兒 他的教育即生活【觀點】
|社福人權我的子祐是無口語極重症腦麻兒。他不吵不鬧,但也無法開口說出需求。最近政院將《特教法》規定,學校應提供「學習及生活人力協助」,修正為「學習輔助人力協助服務」,刪除「生活」兩字,引發我們擔心,重症學生在校生活是否將無人協助?今日朝野立委今日高度共識,讓教育部恢復原條文,令特殊兒家長感動又開心,但修法討論過程,仍再度突顯特教資源嚴重不足。
-
《特殊教育法》睽違14年大幅修正 一文了解特教生有何影響?
|文教科技《特殊教育法》迎來時隔14年的大幅修正,立法院今(24)日逐條審查修正案,不過行政院版將學校應提供「學習及生活人力協助」,修正為「學習輔助人力協助服務」,刪除「生活」兩字,引發特教生家長和團體擔心,今日教育部同意恢復原條文。《公視新聞網》帶您了解修正法案還有哪些調整?關注特教生權益。
-
職場婦女多辛苦 日治台灣女性很瞭【獨立特派員】
|社福人權結論先講:現代職業婦女常處在家庭職場兩頭燒的狀況,此生活型態濫觴可追溯至百年前的台灣──日治時期。此時台灣女性在性別、種族、階級、戰爭等重重困境中,走出閨房與廚房,進入學校受教育,具備知識與技能後登上職場舞台,同男性一展長才,是台灣職場的先鋒部隊。
-
彰化大城4年廢3校 村民批漠視偏鄉教育
|文教科技彰化大城鄉潭墘國小廢校爭議,今(17)日上午近50位當地村民到彰化縣府抗議,潭墘村長一度過於激動心臟不適送醫。民眾批評縣府黑箱作業漠視偏鄉教育,教育處則說一切依法辦理。
-
-
委內瑞拉教師薪資低 師大畢業生大減8成3
|產經委內瑞拉經歷8年的經濟危機,去(2022)年雖然已漸有起色,但是許多行業仍舊積弱不振,尤其是教師這個職業在當地的薪水太低,導致人才大量流失。估計過去10年間,師範大學的畢業人數大減了8成3,教育體系岌岌可危。
-
特殊教育評鑑存廢 特教團體與學校教師有歧異
|文教科技教育部近期大修《特殊教育法》,將在立法院審議。其中的「特殊教育評鑑」是否該保留或刪除,持續引發民間討論。有特教團體認為,特教評鑑像是一種健康檢查,沒有廢除的理由;但也有教師團體覺得,辦了這麼多年的特教評鑑,但問題依然存在,老師和學校還要一直製作書面資料提供檢視,對於教學上可能會帶來更多困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