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有寒流,天氣傷熱、燒空氣就有可能出現熱流。根據衛福部統計,2021年七月因為熱傷害、著痧去看醫生的,有423人次,今年七月統計到今已經有367人次。氣象局預估這拜六、禮拜,受太平洋高壓影響,有可能出現今年上懸溫,類似國外熱流的極端高溫,來到37度、38度。提醒一定愛補充水份,有糖尿病的人,莫食糖份傷懸的水果,避免身體欠水。
佇菲律賓海面附近的低氣壓,上緊這2日就會變做今年第三號颱風"芙蓉",直接掃著臺灣的機率真細,毋過會影響恆春佮東南部地區。氣象局預測,今年7月到9月,大約有3-4粒風颱會來臺灣。
臺中6/8的本土病例是所有縣市內面上懸的。臺中市6/9也宣佈高中以下佮公立幼稚園攏繼續暫停去學校,用網路上課延長到6/17。有的家長聽著消息隨趒起來,毋過也有醫生認為,按呢醫療量能有應變的時間,毋過群體免疫的時間點也綴咧拖長。
明天就是端午3天連假,各地持續熱如盛夏,氣象局表示,連假第一天跟今天天氣類似,降雨以午後雷陣雨為主,但週六連假第二天開始水氣變多,各地有午後雷陣雨,到了下週一,鋒面接近加上西南風影響,天氣再度轉為不穩定,水氣會更多,7日下週二則會有第3波梅雨將報到。
本土疫情多日停留在單日八萬多人確診,持續處於高原期。對此有醫師就表示,雖然北部病例數有減少趨勢,但中南部的病例數開始變多,因此台灣的高原期仍可能持8到10幾天,且疫情發展曲線類似日本、韓國,難在四個月內平息,因此很難在9月恢復正常生活。
美國通膨連續7個月上漲,3、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更維持在8%以上的高點,民眾食衣住行成本大增,此時又發生嬰兒與部分特殊病患所需的配方奶粉嚴重短缺,民怨高漲讓民主黨年底期中選情更加不妙,拜登政府除了跟生產者亞培談妥恢復生產鬆綁進口,還考慮放寬川普貿易戰時對中國祭出的高關稅。
本土確診單日破5萬,其中台北破1萬、新北則突破1.6萬。而台北市長柯文哲,預估在下星期疫情會達到洪峰,要做好準備迎戰,而北市也加開南區車來速PCR篩檢站,將會在明天上路,要擴大篩檢量能。至於新北市長侯友宜,是向中央喊話,希望中央能盡速把快篩陽,視同確診的配套做好,並因地制宜,還以快篩劑缺貨為例,認為「總統講話比較有用」。
台灣西海岸是離岸風電重鎮,也是鯨豚出沒的海域,有一個新興行業「鯨豚觀察員」,要配合施工單位出海,觀察鯨豚出沒,月薪上看10萬。有業者今天辦說明會,許多民眾前往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