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羅斯再砍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供應量,歐盟也加緊備戰冬季能源缺口,通過從8月到明年3月成員國全面少用15%天然氣的方案,各國在破紀錄的酷暑盛夏,也不得不推出積極的省電政策。其中,仰賴俄羅斯能源最深的德國最痛苦,但西部也有一個知名的綠能縣,早已實現能源獨立,自給自足,俄羅斯斷氣危機對其毫無影響。
德國對俄國天然氣的高度仰賴,原本就充滿不確定因素,在俄烏戰爭爆發後,更面臨俄國隨時斷氣的能源危機。負責從俄國傳送天然氣到德國的北溪1號天然氣管線,這周展開為期10天的維修,停止供氣。德國坦言,不確定俄國是否會藉維修的理由,從此永遠中斷供氣,若俄國真的切斷天然氣供應,德國經濟恐將大幅萎縮。
向來被視為歐元區經濟火車頭的德國,最新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,5月份出現了1991年兩德正式統一以來最大的對外貿易赤字,超過9億歐元,相當於10億美元左右。影響所及,歐元兌美元匯率也來到20年新低,突破1美元兌1.03歐元的關卡,朝向1.02的匯率前進。德國政商高層一致認為,這是超過30年來最嚴峻的經濟危機。
北歐國家丹麥上世紀曾經是難民的避風港,580萬人口中有超過80萬是移民或者第2代。當地一處曾經在二戰後接納好幾萬德國人的難民營,如今改建為博物館,記錄從上個世紀德國到近年中東國家難民在當地尋求庇護的故事,讓參觀者了解難民的複雜心情,同時也提醒世人不要重蹈戰爭覆轍。
俄烏戰爭後,歐美各國對俄羅斯祭出經濟制裁,俄羅斯也採取反制行動。從15日開始陸續減少供應給歐洲的天然氣。義大利、斯洛伐克從17日開始所獲得的天然氣供應量,只有過去的一半。至於法國則是從15日開始,就沒有收到經由德國所傳送的天然氣。
德國一列火車6月3日在南部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度假區附近出軌,目前已知4人死亡、數十人受傷。這輛火車有幾節車廂側躺在鐵軌外的草皮上,救難人員站在翻覆車廂朝上的那一側,以梯子延伸進車廂內,將裡面的人接出來。警方表示,3日下午這列火車行經度假鎮伯格蘭時發生事故,總理蕭茲對這起事件表示震驚,對罹難者家屬表達同情。警局發言人赫洛德鮑爾說:「一輛從加米施帕滕基興出發,準備前往慕尼黑地區的列車,在經過郊區後沒多
為了制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,德國已開始減少從俄羅斯進口石油、天然氣等相關能源,預計到2024年擺脫依賴,這讓德國企業跟民眾開始面對替代能源,跟加速再生能源發展的問題。另一方面,俄國的水產也遭歐美抵制,俄國的帝王蟹價格腰斬,大量進口到南韓,但也讓民眾陷入要不要購買的道德抉擇。
俄烏戰事爆發以來,俄國輸往歐洲的天然氣就成為戰況之外兩邊爭論的焦點。歐洲特別是高度仰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德國礙於制裁,堅持要用歐元和美元付款,俄方則要求歐洲客戶要改付俄羅斯盧布。就在談判陷入僵局,歐洲可能面臨斷氣危機時,俄羅斯的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設在德國的辦事處,遭到歐盟執委會以涉嫌違反「反托拉斯法」的名義進行搜索。
德國對於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程度高,未來要如何支付帳單,雙方正準備要進行會談,避免德國企業沒有天然氣使用。近期傳出,俄羅斯天然氣業者設置在德國的辦事處,被歐盟執委會以涉嫌違反反托拉斯法名義,進行搜索。
面對俄烏戰爭歷史性的關鍵時刻,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德國,總理蕭茲(Olaf Scholz)27日在聯邦議會的特別會議,宣布大幅擴張軍費,以及重組武裝部隊的計畫。歐盟也在同一天宣布,對俄國航空關閉領空,並史無前例的出資購買、運送攻擊性武器給烏克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