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的道路交通法修法通過了後,對4月開始,就會開放自動駕駛的汽車咧路裡走。物流機器人也會使駛起去車路。因為政策已經開放,日本大大小小的公司,攏真拍拼咧研究機器人,欲來搶商機。(這則新聞標題、前言是臺語文。)
俄烏戰爭屆滿週年,台灣不只援助烏克蘭物資,也幫助教育,數位部捐贈平板電腦和機器人設備,讓利維夫學校的學童接受數位課程培訓,增加之後就業的競爭力,此外也有幾位台灣青年選擇加入烏克蘭志願士兵,共同奮戰。
目前有不少餐廳使用自主式移動機器人AMR送餐,工研院進階運用自動駕駛及5G等技術,打造全台第一個機器人外送員Cubot ONE,讓AMR機器人走出戶外、在路上執行外送服務。3月起將在高雄軟體園區的超商試營運,未來也希望AMR機器人能運用到更多產業,解決產業缺工問題。
日本的《道路交通法》修正案,4月起將正式生效,屆時將開放L4等級的自動駕駛汽車,以及自動配送機器人上路。大到松下電器這樣的大型企業,以及小型的高科技新創公司,都正忙著對所研發的機器人進行最後測試,準備搶食這塊市場大餅。
聊天機器人ChatGPT掀起矽谷的人工智慧大戰。微軟7日宣布,將這種技術融入自家搜尋引擎Bing,未來找資料不再是關鍵字查詢,而能用對話方式,得到人工智慧協助的更完整解答。搜尋龍頭谷歌與中國的百度備感威脅,也即將陸續推出聊天機器人功能。
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全球掀起風潮,推出短短2個月,活躍用戶已達到1億人,成為史上成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程式。不過ChatGPT的強大功能,可能會讓人產生依賴,或是誤導的狀況,讓教育、新聞跟法律工作者,備受威脅。
清潔機器人來回清掃電扶梯、還有紫外線殺菌機。台鐵台中站,與廠商合作引自動化清潔設備,在春節期間,強化使用率最高的手扶梯與大廳地板清消。台鐵台中站長李兆平說明,「引進智慧型機器人自動清掃機,我們希望在自動化時代引進自動化設備,來大量減少人力上的運用。也希望在離峰時間,比方深夜的部分,在人力比較不方便投入的時段,也能夠投入機器人,協助我們做清潔。在隔天開門營業時候,能夠提供清潔、而且舒適的環境,給我們
AI機器人大量進駐需要人力勞動的服務業,業者估算,AI機器人在餐廳支援送餐,平均每月可以節省2個人力;在飯店24小時待命引導客人、遞送毛巾,則可以抵掉3個人力。AI人工智慧的機器人逐漸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越來越多的角色,我們的生活又將產生什麼樣的改變?
疫情加上少子化帶來的人力荒,不少服務業開始引進AI機器人因應。像是最需要人力的火鍋餐廳,或是旅宿飯店等,常常都可以看到用機器人代替服務生上陣。有專家認為,AI智慧科技緩解缺工問題,逐漸成為未來趨勢。AI智能科技時代的風潮步步進逼,我們的生活又將產生什麼樣的改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