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伊拉克所在的兩河流域,曾經經歷過許多種族和大帝國的征服與統治。而伊拉克國家博物館的手稿典藏室,就有許多以阿拉伯、波斯、土耳其、希伯來、庫德等多種語言書寫的古文,其中還包括現存最早的阿拉伯文書法作品。為了保存這些手稿,必須以掃描後數位化的方式來進行。然而多達4萬7千頁的手稿,只有7名工作人員,讓保存工作相當辛苦。
警方查緝詐騙又有斬獲,在桃園查獲2名犯嫌,鎖定經濟比較弱勢的民眾租屋處,來架設數位移動節費器,成為集團的詐騙機房。至於新北市,警方又破獲求職詐騙集團,逮捕4名犯嫌,並救出3名被害者。
當藝術畫作轉化為有價數位貨幣的形式後,藝術的價值該如何衡量?英國鬼才畫家赫斯特,去(2021)年策畫一項NFT藝術實驗計畫,他藉由銷毀4千多幅NFT的實體畫作,成了整場展覽的重頭戲。57歲的赫斯特,1995年獲得英國當代藝術大獎特納獎,但他的創作生涯充滿爭議,經常透過創作呈現生死的反差概念,作品被藝評家形容驚世駭俗。
彰化芬園鄉的同安國小已創校百年,隨著時代演變深切感受偏鄉的數位落差問題,校方近幾年導入外部的課程與師資,翻轉現實的困境,學生享受悠遊在程式的世界,也奪得競賽的佳績。
疫情過後遠距工作型態更有彈性。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,吸引了許多數位遊牧族進駐,領著高薪日子很好過,但也引發推高房價物價,排擠在地人的爭議。至於香港則是移民潮加劇,連續3年人口淨移出,流失大量青年人才,想移民的人為了在他鄉安身立命,紛紛踴躍報名剪髮、修理水電等技術的課程。
在臉書、Google等數位平台,常有人轉載新聞卻不用付費給原報導媒體,引發全球新聞業討論。學界提出民間版「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」草案,建議應該要比照法國、澳洲等國,建立新聞議價機制,由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擔任主責機關,讓新聞媒體向數位平台協商付費。
台北市籌設超過一年,首創數位實驗高中今天開學,是全台第1所包含實體,線上與線下混成學習的公辦公營實驗學校。來自北北基40名透過特殊選才與個人申請的新生,將按自身興趣和需求開課,一般高中的國英數主科反成為選修課程,自主和彈性空間相當大。
北非小國突尼西亞的國家圖書館,一批歷史工作者正在和技術人員合作,把遠從19世紀法國殖民時期以來,各種不同語言的報紙期刊,掃描成數位檔案,讓世世代代一窺數百年來在這塊土地存在過的多元文化。
疫情趨緩,今年的漫畫博覽會和國際電競電玩產業展都恢復實體舉行。開展第一天,很多攤位都出現排隊人潮。以漫畫領域來看,台灣有超過9成5的銷售營收都來自於國外作品,文策院就主打台灣的原生漫畫平台,希望能推廣給更多讀者,搶攻全球的漫畫商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