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協議
-
美債危機達成初步協議 寬限2年並刪部分非軍事開支
|全球美國債務經過多次朝野協議,終於在27日晚間首次達成臨時協議,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表示,跟總統拜登暫時敲定提高債務限制2年,並且會在這2年內,刪減部分非軍事政府開支,一旦協商的內容在國會通過,就能避免美國政府債務違約。
-
美與巴紐簽新安全協定 防堵中國南太平洋勢力
|全球南太平洋島國成為中美為台海較勁的新戰場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2日出訪巴布亞紐幾內亞,雙方簽署國防安全協議,允許美軍進入巴紐機場和港口,美方宣稱目的是擴大巴紐的防禦能力,強化區域安全穩頂。無獨有偶,去(2022)年4月中國才與鄰近的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,內容同樣包括讓中國軍艦停靠,還可派兵維持秩序。而去年5、6月間,時任中國外長王毅曾訪問南太平洋8國,一路從東帝汶、巴紐、斐濟到吉里巴斯走透透,希望推動安全與貿易協議,但最後無功而返,因為有區域國家擔心捲入中美新冷戰而作罷。如今美國布局巴紐,中國已經表態反對地緣政治遊戲,兩國在南太平洋的角力正在升溫當中。
-
俄烏戰爭/黑海穀物出口協議5/18到期 經斡旋再延長60天
|全球黑海穀物協議原本18日就要到期,在土耳其和聯合國的斡旋之下,這項糧食出口協議將再延長60天,到7月18日;至於歐洲理事會17日在冰島召開的峰會中,將為烏克蘭建置戰損登錄平台,以確保能為戰爭受害者伸張正義。
-
俄烏戰爭/烏克蘭整軍反攻烏東 與俄重兵陷拉鋸
|全球在國際社會援助的戰車下,烏克蘭軍隊對俄國瓦格納傭兵集團展開攻擊,但俄軍也不遑多讓,在札波羅熱以火力壓制烏軍,雙方在前線形成拉鋸。另外,經由黑海出口烏克蘭穀物的協議,原本18日到期,在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的協助下,現在合約已經延長60天。
-
聯合國通過歷史性協議 公海條約將護30%海洋
|全球歷經20年協商,聯合國4日達成一項保護全球海洋和生物多樣性的歷史性協議。這份聯合國「公海條約」,將在2030年前,將全球30%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以復育海洋生物,並且確立富國和開發中國家可均分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成本和利益。
-
-
球員旅外被迫放棄國籍 古巴與國際棒總達協議准許海外發展
|全球古巴棒球隊,過去一直都是國際賽事的常勝軍。不過國內艱困的政經環境,導致近年來許多優秀球員都選擇旅外發展,而被迫放棄國籍。去(2022)年古巴和國際棒總達成協議,讓古巴球員不必再陷入兩難,希望能夠改善國內人才流失的問題。
-
COP15通過歷史性協議 2030年30%土地及海洋設保護區
|環境儘管有反對的聲音,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(COP15)19日仍順利通過一項歷史性協議,至2030年要將地球上30%的土地和海洋轉變為保護區,也被認為是史上最大保護承諾。
-
COP27允設損失與損害基金 助受氣候災害衝擊之貧窮國家
|全球聯合國氣候峰會在延後閉幕之後,20日達成歷史性協議草案,同意要成立基金,協助遭受氣候災害嚴重衝擊的貧窮國家,但詳細規劃還沒有達成共識。除此之外,美國紐約因為湖泊效應大雪紛飛,至少有2人死亡,紐約州也宣布,管轄區內11個郡進入緊急狀態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