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加速老舊車輛汰換,環保署再推出汰舊換新2.0版本。此次擴大對象,10年以上都可視為老舊車輛,全台約千萬輛。民眾換掉舊的機車、小客貨車,購買電動車,若將空污與溫室氣體減量賣給政府,最高可獲得1萬5000元金額折抵;如果賣給開發單位,金額翻倍。
高市府去(2022)年在捷運橘線大東站及衛武營站,分別推出捷運聯開案,兩案的基地都緊鄰捷運站、商圈及大型展演中心,占盡地利,讓外界看好發展性,沒想到招標後卻雙雙流標。業界分析,通膨、升息等問題讓營建成本大增,加上政府打炒房變打房,讓投資方短期內態度都將趨於保守觀望。
台中市的中央市場已經有超過半世紀的歷史,市府變更為商業區及公園用地,預定2024年6月30日,將收回拆除後開發。但不少店家表示,已經在當地生活數十年,如果遷移到其他市場,一切得重新開始,而拆遷補助費只有區區40萬,憂心生計成了問題。
高鐵延伸至宜蘭定案,交通部鐵道局今(19)日舉辦環境影響說明會。根據第一階段環評審查,路線及周邊的保育類動物超過20種,其中還包括了稀有的麝香貓及穿山甲等等,環保署認為施工對動植物棲息,會有顯著不利影響。對此開發單位表示,將縮減隧道口面積,並針對敏感地區進行一年四季的調查。
歐欣公司選在台南龍崎著名的泥岩地質區,推動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開發,原本遭臺南市政府撤銷其水保計畫,但近期高雄高等行政法院,判台南市政府敗訴,對此環團持續表達反對開發,立委也要求若要繼續推動開發要重做環評與水保計畫。
台南龍崎牛埔掩埋場,市府在3年前撤銷歐欣公司水土保持計畫及施工許可證,不過,歐欣公司提起行政訴訟,工業局回函興辦計畫有效,台南市府敗訴,環保團體擔心掩埋場將重啟。
各國紛紛減少倚賴燃煤火力發電,但英國政府這星期卻批准新的礦場開採案,供給國內煉鋼原料,引發爭議。環保人士擔憂碳排淨零目標難以達成;但支持者期待創造工作機會,活絡礦場附近沒落的鄉鎮。
桃園航空城計畫總面積達4564公頃,有3148公頃需區段徵收,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土地徵收開發計畫。目前已經進入實質開發階段,居民陸續搬遷,其中3600人左右的竹圍里,預估今(2022)年底剩不到500人,被人稱為「被消失的里」。
北極冰層的融化與逐漸消失,被許多國家與民間團體視為警訊,但也給北極海周邊國家帶來新的機會。在北極海有超過2萬4000公里海岸線的俄羅斯,從前蘇聯時代就投入龐大資源,開發北極圈內的能源與海運路線,並有為數不少的核能動力破冰船服役中。而最新的兩艘,烏拉爾號已經完成各項測試,雅庫特號則是舉行下水典禮,預計2024年可以加入營運。
去(2021)年四大公投珍愛藻礁,超過416萬票不同意三接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域,不過,當初桃園市長鄭文燦曾說,不管公投過不過,都會畫設大潭藻礁為保護區。環團指出,內政部今年5月「觀塘工業區變更開發計畫」,仍有184公頃列為丁種建築用地,質疑桃園市府根本無心保護藻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