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蘭一所國中男老師接連傳出性騷擾女學生的爭議,婦幼團體今(1)日和立委舉行記者會,痛批性別平等調查機制設計不良,讓受害者難以獲得幫助,也要求政府進行改善,防堵這些人員轉校後持續惡行。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表示,「對這類的學校,尤其老師,不只是老師、教練,還有一些志工,應該要有紀錄,對如果性騷、性猥褻或性侵害,應該有紀錄,要他們要有性平教育還有教師的倫理、認知輔導教育,以避免不適任的教師離開學校
挪威政府耗資6.5億美元(約新台幣195億)打造最大博物館,11日啟用並開放參觀。這座博物館結合了5個挪威的藝術跟設計博物館,擁有6000多件館藏,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展覽品,就是挪威藝術家孟克的畫作「吶喊」。
台中市府從2019年起推動美樂地計畫,改建各地的公園成為共融式公園,但陸續有民眾反映,改了比沒改還糟、遊具也變得很單調。民間團體認為,目前台中市的公園設計大多缺乏專業設計概念,讓孩童喪失了多重感官體驗的機會。
宜蘭縣府基於財政有限、方便長期維護,去年以較經濟的方式新增14座公車亭,卻遭批像違章鐵皮屋,不但沒有遮風避雨的效果,也沒有設置公車資訊;而舊公車亭損壞,公部門也不維護。縣府表示,今年會再新增16座公車亭,已另開設計案,也會針對抱怨的問題進行檢討。
Four teams revealed their concepts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ang Kai-shek Memorial Hall. As the Transitional Justice Commission's term will expire next month, it is hoped that the Executive Y
中正紀念堂轉型已討論多年,促轉會下個月就要任期屆滿,今(29)日舉辦中正紀念堂轉型設計展,發布4組設計團隊的轉型提案,促轉會認為中正紀念堂應轉型「民主歷史記憶館」,受難者家屬對於轉型,最大的訴求就是移除銅像。
隨著台灣社會的改變,通用設計的應用也能夠幫大家過更好的生活。例如照顧空間的設計,當空間不只是為長者設計、不是只為障礙者規劃,原本看似冷冰冰的不鏽鋼扶手、改以溫潤的木質呈現,功能性的桌椅、顏色繽紛的空間,讓不同年齡層都能自然融合、樂在其中。從接觸、知道、瞭解進而同理,真正的無障礙不止於行無礙、而是心無礙。從通用設計的落實到共融服務,是台灣因應老年社會,必須重視的生活需求。
通用設計的理念起源於美國,台灣從2005年推廣至今,已經在社會住宅、裝潢材料、遊戲場和日常生活用品落實通用設計的理念。通用設計如何改善生活中的不便?如何透過空間設計,打造安全、方便、融洽的氣氛?而通用設計的實踐又有哪些迷思與陷阱?
明仔載嘉義設計展就欲正式開幕,嘉義市政府為著替學生加開發佮設計展相關的教學活動,特別委託市內的國中、國小做伙設計走讀地圖、桌仔耍等等,希望透過遮个物件,予學生參與學設計的概念,嘛增加在地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