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基礎建設
-
蒙古烏蘭巴托高樓林立 草原兒女困水泥叢林
|全球蒙古首都烏蘭巴托,近年來掀起一股建築熱潮,煤礦業的利潤與官員貪腐的資金大量流入房地產市場,高樓大廈密密麻麻的出現,排擠了蒙古包社區,以及學校、醫院、遊樂場等公共服務空間,還埋藏經濟隱憂。市府的限建政策來得太遲,家長心痛孩子從小得在狹窄的水泥叢林長大。
-
基礎建設匱乏 阿富汗教師用內胎當橡皮艇渡河授課
|全球阿富汗基礎建設大多仍原地踏步。在楠格哈爾省不僅學校校舍破爛不堪,多數課程要露天進行,老師們從家裡要到學校授課,得利用輪胎內胎才能橫跨46公尺寬的河道。
-
英國汙水亂排成問題 度假勝地也遭殃
|環境英國水務和污水處理事業,1989年全面私有化後衍生問題,其中又以環境污染最讓人詬病。光是去(2022)年被抓到胡亂排放污水案件數,就高達30萬2千件,平均一天825件。反對黨工黨與綠黨砲聲隆隆,喊出水務重歸國有化的主張。執政的保守黨政府則是再端出新的水務計畫,以平民怨,內容包括16億英鎊的基礎建設投資,以及加強監督與開罰。
-
桃園3區機場回饋金用途熱議 藍綠提案差異在基礎建設
|生活桃園市政府全面提供公私立國中小學免費營養午餐補助,這也讓桃園沿海3區大園、觀音和新屋學童營養午餐費不必再由機場回饋金和台電促協金支應,而這回饋金大約6千多萬,將如何運用也引起地方激烈討論。
-
俄無人機空襲烏國基礎建設 敖德薩150萬人無電可用
|全球俄羅斯持續攻擊烏克蘭的基礎建設,10日至少有15架無人機,對烏克蘭南部展開攻擊,造成敖德薩至少150萬人無電可用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在挪威領獎時,也痛批蒲亭入侵烏克蘭的決定,呼籲各國要繼續抵制。
-
俄烏戰爭/俄羅斯擬發動新攻勢 澤倫斯基籲軍民提高戒備
|全球11月初大規模撤出烏克蘭的俄羅斯,企圖再發起新一波攻勢,烏國總統澤倫斯基27日警告全國軍民提高戒備。適逢烏克蘭大饑荒90週年,澤倫斯基偕同歐洲盟國元首出席紀念儀式,呼籲國際社會別讓烏克蘭歷史悲劇重演。
-
全球人口估下週破80億 印度明年取代中國居冠
|全球世界總人口即將突破80億大關。聯合國報告指出,全球人口成長速度已經趨緩,未來主要的增長,將集中在非洲與南亞,而14億人口的印度,很可能在明(2023)年就會取代中國,成為全球人口之冠。印度的城市人口,未來幾十年內還會繼續暴增。極端氣候影響下,生活條件日益惡劣,2000萬人口的商業重鎮孟買,吸納度早已經飽和,在這裡無論食衣住行,都有如一場戰爭。
-
台東連震/春日國小教室安全 花東交通糧倉急需修復
|生活這次地震讓花東地區不少基礎設施受損,像是花蓮春日國小的通行廊道建築倒塌,還好教室安全,縣府初步確認沒有問題,不過教室環境還需要時間整理,才能恢復上課。另外震央所在的關山鎮長戴文達也公開表示,希望政府盡速協助恢復包括道路在內等地方基礎建設,以及受損的儲糧設備,讓民眾生活盡快恢復正常。
-
拜登推4大經濟法案 有望助燃民主黨期中選舉?
|全球美國總統拜登力推的《降低通膨法案》和《晶片科技法案》陸續過關簽署,加上去年通過的《基礎建設法案》和針對疫情影響的《美國救援計畫》,形成拜登任內重要的經濟政策架構。受到嚴重通膨的衝擊,拜登政府的民意持續震盪,面臨即將到來的國會期中選舉,這些經濟利多是否能拉民主黨一把,有待觀察。
-
電價攀漲供貨不及 西班牙冰塊供不應求
|全球南歐最近高溫飆破歷史紀錄,許多人想吃冰,或喝杯飲料消消暑,沒想到因為俄烏戰爭,導致燃料價格大漲,製冰業者為了節省電費產量下降,讓冰塊變得供不應求,餐飲業者到處買不到。另外在德國,原本希望發展太陽能,減少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,但是因為系統設備的限制,氣溫太高、發電效率反而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