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H直播

企業導入AI協助招聘 學者籲借鏡歐美規範保障勞工
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AI應用在生活各個層面,現在也有企業希望導入AI來徵才,但國內目前的法規對勞工有保障嗎?學者建議可借鏡美國和歐盟的規範,並提出3大重點,例如在徵才時應明確告知使用AI,讓勞工有選擇的權利,徵才最後的結果也不能全仰賴AI單方面決策。

AI應用越來越廣,企業收集自家大數據希望導入AI來徵才,雖然相較於傳統招募能提高效率、縮短招聘時間。不過人力業者認為,透過AI篩選履歷可能會涉及年齡或性別歧視等等,應徵者也可能在徵才時透過履歷投機取巧。

人力銀行業者楊宗斌指出,「履歷都強調一些跟職缺公司有關的職缺關鍵字,或者是特別去美化自己的個性、工作能力的這些字眼,特別容易會讓這種AI挑選出你是這種完美的履歷。」

為了保障勞工的權益,勞動部從2023年起啟動人工智慧法制議題專案小組,希望研擬相關指引。

法律學者借鏡美國和歐盟規範,提出企業在使用AI徵才時應掌握的3大重點,包括企業應提前告知應徵者有使用AI,並且告知蒐集到的個資和數據限定使用的範圍,以及勞工是否有權利要求刪除,也不能全仰賴AI單方面決策。

台北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傅柏翔說明,「譬如他的種族、性別或是一些身心障礙狀態,這個時候就會允許勞工可以提出要求用其他的方式來進行招募,這個決定的產出不能夠全然只是AI自己推論出來的,包括歧視、不當的預設或明顯的偏誤,這些東西都是AI自己可能看不出來,可是可以從人類看出來的。」

學者強調,徵才的結果應該包含人類參與的決策,才能避免完全仰賴AI可能會出現的一些錯誤如歧視等等。如何在科技飛速進步下充分保障勞工的權益,有待政府進一步提出解方。

您的參與,
讓公共服務更完整!
閱讀、按讚,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
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,詳見服務條款。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