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晶片法案有意要企業在美中選邊站,台積電在兩地都有設廠,首當其衝。晶圓雙雄之一的聯電榮譽董長曹興誠就認為,如果拿美國補貼,其他投資受限,多數台廠會選擇不拿補助,影響不大。但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則批評,美國作法恐怕影響全球市場布局。
美國參議院19日通過晶片法案,將為美國半導體產業提供520億美元的補貼,不過也限制半導體業不得在中國擴廠,讓美中競爭更為白熱化。正在訪問韓國的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則表示,美國高度依賴台積電,韓國的晶片製造產能顯得特別重要,有意減少對台依賴。
全球晶片荒,也讓台灣的半導體龍頭台積電備受國際關注,積極爭取合作。台積電在網站上徵才,PO出美國廠區的縮時影片。但Google的前執行長施密特20日投書媒體,認為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全球市占高達92%,示警美國的高階半導體完全依賴台灣,將會把美國國安置於險境。
台積電股東會今天登場,董事長劉德音表示,台積電正進入一個高結構性成長年,去年公司營收成長24.9%,今年營收預期成長30%左右,並強調明年資本支出絕對超過400億美元。台積電今天股價開高走高,收在544元,率領大盤收紅。
繼台美宣布啟動「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」後,昨(2)日傍晚,「台歐盟經貿對話會議」也透過視訊會議召開。我國代表是經濟部長王美花,歐盟則由執委會貿易總署總署長魏恩德出席,這是台歐盟雙邊對話層級,首次提升到部長、總署長等級。對話內容涵蓋半導體供應鏈、離岸風電、動植物防疫檢疫,這三大議題。
有中國企業為了挖角台灣AI人才,被檢方查獲起訴。中國南京藍洋智能系統公司,藉由3名男子在台成立公司進行人才招募,還有晶片研發、設計等業務,同時把成果傳回中國。
With the Russia-Ukraine situation escalating, there are reports that the US is soliciting support to bring economic sanctions against Russia. Taiwan may agree to control semiconductor exports, but so
俄烏情勢升溫,傳出美國政府要爭取亞洲經濟強國支持,祭出經濟制裁手段。台灣有可能加入,以半導體出口管制為手段,但外交部和美國都還沒有證實。不過,台灣出口到俄羅斯的貨品,只佔了全部的1%、風險較小,業者也認為,對於台灣的半導體出口影響不大。
台積電近日在求才網站上,開出「商業情報分析師」職缺,要求應徵者必須是政治學或國際關係領域博士,引發熱議。 半導體業求才若渴,人力銀行調查就發現,去年第4季半導體人力缺口,平均每月達到3.4萬人,創下7年來新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