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經院今(31)日下修國內經濟成長率為2.58%,比原先預測的數值,再下修0.33個百分點,離保3越來越遠。學者認為,支撐今年經濟的主力,將會是民間消費、政府和公營事業的投資,而短期內房市利空齊聚,前景仍舊不容樂觀。
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,公佈2022年第3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,顯示台灣的投資環境風險評比排名全球第14,是27年以來最差的名次。對此,經濟部強調,評估時間點,正好受到時任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訪台,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影響,但也強調整體外資投資,並沒有受到影響。
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工業富聯,原本要以人民幣53.8億、約台幣239億,投資中國紫光集團,沒想到鴻海上週宣布、將出清所有持股,今(21)日更發布重訊示警,表示後續的確有無法按時收款的風險。經濟部投審會表示,會持續關注鴻海簽約轉讓進度,對於鴻海沒事先報備就投資,有違規事實,確定會開罰。
鴻海集團昨(17)日深夜拋出震撼彈,宣布將處分大陸投資事業紫光集團所有持股。引起外界質疑,這是不是因為國安政治因素,才導致投資案卡關?專家分析,隨著美中晶片禁令不斷擴大,投資中國紫光的前景不再,弊大於利,加上鴻海又有其他產業需依賴美國,此時喊卡是明智選擇。
臺灣時間今仔透早四點半,台積電佇美國亞利桑那州舉辦安機台典禮,美國總統拜登親身出席。拜登表示,美國的製造業轉來囉,強調共台積電引進美國,等於是共供應鏈徙轉來美國,會改變產業目前的遊戲規則,未來會有上萬个工作機會。台積電也宣佈原本投資美金120億,未來會閣設第二廠,投資金額會增加到美金400億,成做是美國有史以來,規模上大的外國投資案。
總統府在昨(16)日宣布,荷商艾司摩爾將會加碼投資台灣,而新北市長侯友宜透露,他們規劃在林口工一工業區落腳,第一期將投資約300億元,大約會有兩千名員工進駐。而新北市經發局也指出,將會在週五和週六辦理林口的工一土地招商媒合會,有專家認為,艾司摩爾要在林口加碼投資,是因為工程師和維修都以林口居多,有機會讓台灣的護國神山再多一座。
第27屆聯合國氣候峰會,在埃及夏姆錫克展開,對於各國部分企業,以投資包括種植樹木等新事業抵銷企業排碳量,達成名義上淨零排碳,而非實際減少碳排放量,聯合國專家小組指出,將制定規定禁止「漂綠」,要求企業在1年內,重新制定淨零承諾,實際執行減碳行動。
2022投資歐盟論壇,在25日下午登場。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,從2016年開始,因為台灣啟動能源轉型影響,台灣和歐盟雙方投資,開始顯著成長,歐盟來台投資,已經累積到320億美元,占台灣外來投資的將近一半。希望雙方能啟動台歐盟雙邊投資協定,對投資會更有保障。
通膨升息不止導致金融市場震盪,投資人該如何因應?有學者就建議認為,資產應採多元配置來分散投資風險,並採用定期定額長期投資,來降低投資成本,打造優質的退休生活。
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指出,巴拉圭總統阿布鐸呼籲台灣投資巴國10億美元來維持邦交,還說巴國人民需要感受到戰略聯盟的真正好處來抵禦中國。針對這個說法,我方外交部回應,巴國外長已經向我方澄清,阿布鐸是強調投資條件優異,希望台商投資,也指出台巴邦誼不存在交換條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