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蓮有民眾控訴,一位婦人常常拉著推車,到泳池佯稱要游泳,實際上她是佔住淋浴間清洗自家衣物,還把熱水都用光了,導致其他人寒冷的冬天,只能洗冷水澡,氣得要求館方正視問題。
政府機關查稅又多了科技幫手,法國在部分地區測試新的人工智慧系統分析空拍影像,找到兩萬多座沒有申報的私人游泳池,替國庫多收1000萬歐元,合台幣超過3億的稅金,不但有助於乾旱時期為水資源把關,未來還可以用來抓違建,預計明(2023)年全國實施,能額外增加4000萬歐元稅收。
頭城鎮立游泳池每年5月至10月開放,去年因疫情關閉,並與經營廠商解約,鎮公所尚未招標尋找新廠商,讓泳池重新見客,引起當地民眾抱怨,認為好不容易進入夏季,加上疫情趨緩,卻沒有泳池可用,公所應更積極招商;鎮公所回應,經過評估,泳池設備老舊,難以委外經營,為根本解決問題,會積極爭取經費,盼能原地改建成室內溫水游泳池,以利招商。
國慶連假第二天傳出觸電意外,台中福華飯店的游泳池,今天上午疑似因為花灑開關鬆脫漏電,導致一名8歲男童與一名救生員觸電,男童更一度停止呼吸心跳,送醫急救目前沒有生命危險。業者已經封閉泳池全面檢修,並承諾負起相關賠償的責任。
在疫情期間,許多有公共泳池不對外開放。因此在歐美國家就屋主整理住宅閒置的游泳池,透過媒合的平台,出租給有需求的,讓他們可以在私人泳池聚會。
中央解禁游泳池,但禁止淋浴、烤箱等周邊設施,高市加碼不能使用吹風機,還有容留人數不能遞補,也讓業者感嘆,解禁後生意一樣難做。高雄鳳山一間老字號游泳池,就公告月底結束營業,今起開放退費,民眾都覺得很可惜。
指揮中心宣布,今天起游泳池全面開放,不少業者緊急公告,通知泳客「回游」。但由於禁止淋浴、不開放烤箱、水療設施等,引發業者不滿。業者表示,許多泳客到泳池就是要享受水療設施,加上不能洗澡,上岸以後,就要擦乾身體回家,希望能放寬措施。泳池停業將近三個月,暑假旺季也已過了一半,業者損失慘重。業者表示,有八成的泳客都是來沖SPA等水療設施,附帶條件開放,將影響到了泳客上門的意願。另外,泳池中也含氯,如果上岸
公私立游泳池尚未解封,業者、教練、救生員都相當擔心,暑假旺季再不開放,全台下半年會出現泳池倒閉潮,因此在上午前往疾管署陳情。體育署重申,已經擬定好相關防疫指引,如果教練有施打疫苗、快篩陰性,可以有條件復業,但仍須等待指揮中心研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