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宣佈,2024到2030年,將把軍事總體預算,按現階段再提高40%;陸海空三軍和情報工作,也將進入轉型期,以應付未來更多樣化的戰爭型態。法國的戰略思維,也將逐漸往東,擴展到印太區域與南海,台灣也在其中。
西方各國持續軍援烏克蘭,在主力戰車之後,是否提供烏克蘭戰機成為討論焦點;不過美國總統拜登(Joe Biden)30日表示,不會提供烏克蘭F-16戰機。法國和荷蘭則表示,沒有收到烏克蘭關於戰機的請求。此外,挪威的NASAMS「國家先進防空系統」,則大幅強化烏克蘭空防。
為了抗議年金改革計畫,將退休年齡延到64歲,法國19日上演全國大罷工,官方估計有112萬人走上街頭,導致交通癱瘓、學校停課,人民生活大受影響。而巴黎街頭一度爆發警民衝突,場面混亂。
由於俄國已完全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,為了避免可能發生的能源短缺危機,德國5日宣布將原本預定年底除役的2座核電廠繼續待命到明年4月。而德國跟法國5日也達成共識,要在今年冬季彼此幫助,相互輸送電力跟天然氣,法國更呼籲國民要節能10%來共體時艱。
就在聯合國海洋峰會於葡萄牙里斯本舉行之際,環保團體綠色和平6月30日在會場外發動示威,要求國際社會提出保護海洋更強力對策,不要只會高談闊論,沒有實際行動。
德國、法國、義大利以及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16日搭火車訪問基輔,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晤,表態挺烏入歐盟。烏克蘭則希望祭出更嚴厲制裁、更多武器援助。克里姆林宮表示別只討論武器,領導人們應該教澤倫斯基認清現實。
2年1度的歐洲陸空國防裝備展,在巴黎近郊的北維勒潘特會展中心舉行。往年都會參加的俄羅斯因為烏俄戰爭缺席,地主法國總統馬克宏在開幕時強調,包括法國在內,歐洲國家必須提高軍事預算,不僅增加武器裝備的質與量,也要在軍工產業上自給自足。
法國總統大選24日舉行第2輪投票,根據民調機構公布的結果,現任總統馬克宏將以58%的得票率成功連任,他在勝選演說中強調「是所有法國人的總統」。馬克宏成為法國20年來首度連任的總統,歐洲各國領袖紛紛致電祝賀。但極右派候選人勒朋得票率41%,成長幅度驚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