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工作
-
近年約20萬勞工遭職場性騷 提出申訴者不到4萬人
|社會根據勞動部調查,最近1年約有20萬名勞工在工作場所遭受性騷擾,推估其中女性14萬人、男性6萬人,提出申訴者分別僅有3萬及9500人,比例相當低。
-
教育部評點制招外籍人才 僑外生留台工作者增
|文教科技國發會統計,台灣的工作年齡人口在2015年達到1737萬人的高峰後開始減少,推估2030年至少會有40萬的人力缺口。主委龔明鑫指出,招攬外籍人才可能比想像的更要急迫。教育部表示,近年來透過評點制,留台工作的僑外生至少5000人,占每年僑外生近50%。如何拉高比例,大學提供生活和課業輔導,也進一步媒合實習與就業。
-
每5人可能就有1人 全球「工作成癮」研究
|生活新冠疫情推動全球工作型態革命,遠距上班、每週4天工時等新制度,讓勞工更能平衡工作與生活。但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想要更輕鬆的工作,少數工作狂不但工作成癮,還把自己逼到過勞,危害到健康的程度。一項60國參與的研究,試圖探索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與負面影響,發現問題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普遍。
-
宜蘭女消防員性騷案確定適用性平法 議員要求局長下台
|地方宜蘭縣消防局南澳分隊性騷案請假爭議,民進黨宜蘭縣議會黨團今(9)日質疑,內政部消防署已函文全台消防單位,表示消防員於備勤時間遭受性騷擾,屬《性別工作平等法》範疇,宜蘭消防局至今未導正,影響消防員職場工作權益,要求消防局長道歉下台並重啟調查;消防局長徐松奕則改口,稱全案從頭到尾都用《性別工作平等法》處理。
-
北市提居家工作指引,勞工離線權被保障了嗎?【獨立特派員】
|社福人權疫情期間,台灣大規模實施遠距工作;疫情平緩後,仍有些單位保留部分遠距工作型態。但不需在固定時間到固定地方工作的模式,卻讓上、下班的界線變得模糊。為了預防勞資爭議產生,台北市勞動局率先頒布居家工作指引,也首度提及勞工的離線權。在台灣剛萌芽的遠距工作型態遭遇什麼挑戰?
-
助人工作者低薪高工時等問題 學者籲政府促業者改善
|社福人權在五一勞動節前夕,護理師、社工和非營利組織等助人工作者的勞動權益問題再次出現。有立委邀集相關工會代表,點出了助人工作者行業所面臨的高工時、低薪、勞動權益沒有完整保障等問題。學者認為,政府應該要經由監督、考核等制度促進不良業者改善,並建構照護社會保險體系,否則類似情況會一再出現。
-
職場婦女多辛苦 日治台灣女性很瞭【獨立特派員】
|社福人權結論先講:現代職業婦女常處在家庭職場兩頭燒的狀況,此生活型態濫觴可追溯至百年前的台灣──日治時期。此時台灣女性在性別、種族、階級、戰爭等重重困境中,走出閨房與廚房,進入學校受教育,具備知識與技能後登上職場舞台,同男性一展長才,是台灣職場的先鋒部隊。
-
25至29歲失業率北市冠六都 學者:長期失業者高學歷化
|文教科技受少子女化及高等教育普及影響,最新的人力資源調查顯示,在六都當中,25歲到29歲的失業率,以首都台北市7.5%,連續5年蟬聯六都最高。學者表示,在台北的大專院校多,不少年輕人獲得高學歷畢業之後,又不容易找到符合期待的工作,導致求職時間拉長。
-
塔利班政府擴大打壓女性 禁止婦女為聯合國機構工作
|全球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在4日宣布,將2022年12月發布禁止女性為NGO非政府組織工作的禁令,擴大適用到聯合國機構,目前已經有部分婦女被禁止前往聯合國機構。聯合國為了員工安全,也要求駐阿富汗人員在未來的48小時內先別上班。
-
受刑人出獄2年內再犯率26.2% 女性多因經濟難獨立
|社會根據法務部統計,受刑人出獄後2年內再犯率近3成。桃園女子監獄表示,女性和男性犯罪不同,犯罪類型主要是依附型犯罪,出監後經濟不獨立是再犯主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