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人口高齡化,直接衝擊到醫療量能。德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數已經位居總人口第2,預估2050年前德國醫護缺工將達到67萬人。老年科技專家現在就研發出一款醫療居家機器人,力拼2030正式上線,減輕醫護負擔。
位於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電廠,在1986年發生史上最嚴重的核災事故,當時居民倉皇撤離,大批寵物狗被迫成了流浪犬,自生自滅。37個年頭過去,當地的狗群已經繁衍了十幾代;但生物專家發現,在核災區生存的狗,牠們的基因出現了變化。
中風導致手臂癱瘓的人,現在有改善的機會。美國研究人員發現,只要在控制手臂活動的脊髓植入電子裝置,就能改善手臂的活動力,恢復雙手並用的正常生活。目前相關人員正在擴大研究這項新療法,希望讓更多人受惠。
教學現場的老師有可能被AI取代嗎?南韓最近研發出一款AI老師,可以跟學生即時互動,當場糾正學生的英文發音,預訂今年底就可以商業化。另外,還有研究團隊透過老鼠實驗,利用藍光治療焦慮症。
DNA可以在地表存活多久時間?過去科學界認為,頂多就100萬年吧。但科學家在格陵蘭北部永凍層土壤中發現的基因,時間竟然可回溯到200萬年前,這就顛覆學界的認知。專家透過DNA重組序列發現,當時格陵蘭的氣溫比現在高出10度,有助於科學家研究物種面對暖化威脅的適應能力。
秘魯最近又在南部地區發現數十條神秘的「納斯卡線」,也就是用線條構成的圖案。日本和秘魯的研究團隊指出,他們在南部發現包括人類、鳥類、虎鯨等168個圖像,這些古老圖畫,年代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100年。它們的起源,至今仍是個謎。
故宮國寶損壞,文物的保存和修復,外界高度關心。以收藏自然史文物為主的台中科博館表示,文物的保存著重延緩耗損,也就是恆溫、恆濕的環境外,對於光害、蟲害都要嚴格管控。是否要修復則是要看目的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