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款正在網路發燒的貓咪模擬器遊戲「Stray流浪貓」,讓玩家化身迷路的貓咪,在街頭闖關求生存。細緻的場景設計和貓咪視角,一上架就掀起話題,並提升民眾對浪貓收容及募款的關注。另外美國西部野火頻傳,有貓咪吸入濃煙後,竟然引發血栓,猝死機率比罹患心臟病的貓還要高,引發愛貓人的關注。
集集特生中心在去年2月野放成年石虎永哥,研究團隊6日收到死亡訊號,證實遭到犬殺,野放宣告失敗。學者表示,犬隻屬於掠食者角色,對於野放的野生動物可能造成衝突,從2019年統計以來,已經有10多起石虎被犬殺的紀錄。
因為棲地受破壞,有活化石之稱的鱟在台灣本島的數量日益稀少,海科館在3年前展開保育行動,近日成功放流140多尾鱟寶寶,其實幼鱟在早期的存活率很低,海科館與各地學校合作,讓師生當鱟的保母,反而讓幼鱟存活率,從早期的0.2%提高到目前超過3%。
啟發達爾文進化論的加拉巴哥群島,其中一座島嶼原本已經有100多年沒看到象龜,科學家在7年前展開復育,最近發現700多隻野放的象龜,幾乎全部都適應良好,融入島上的生態發展。
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的研究人員最新發表在植物科學期刊的文章,揭開了隱身在邱園「威爾斯王妃溫室」177年的新品種。這個直徑有3公尺寬、可以承載2個人的新巨大王蓮,按其原生地被命名為「玻利維亞王蓮」。
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,格陵蘭東南部有一群北極熊,為了應付全球暖化導致海冰縮小,牠們會利用冰川掉進海裡的淡水浮冰,在上面覓食。科學家也發現,這些北極熊的體型比較小,基因跟其他的北極熊不同。
人類學家胡台麗於今年5月8日過世、享壽72歲。她長期透過田野調查、拍攝影像等呈現,記錄台灣不同族群之間的觀點,為原住民、新移民等領域研究貢獻良多,還曾經獲得國內外許多影展大獎。今(14)日下午,中研院舉辦了追思紀念會,總統蔡英文也親自到場,頒發褒揚令。
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心血管科學中心研究人員,正在研發一款修補受損心臟組織的水凝膠。目前以老鼠所進行的動物實驗中,顯示帶有重生幹細胞的凝膠,直接注入心臟後,會讓受損的組織自然癒合。這項新療法一旦成熟,將可取代傳統的心臟移植手術,對全球每年數以千萬的心臟病患者,將是一大福音。
主要生活在熱帶的巴西吻海馬,過去因為缺乏立法,遭大量捕撈販售。近幾年在政府與復育單位的努力宣導下,讓族群數量顯著提升。另外在澳洲,則是有漁民決定,逐步淘汰塑膠製成的漁具,他們用自製不銹鋼魚籠,減少製造海洋垃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