郵局警示帳戶逐年增 4至5成異常帳戶未被提早辨識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政府將普發現金1萬元,傳出有郵局窗口人員發現,開戶的長輩變多了。中華郵政回應,開戶數沒有明顯增加,但已經加強開戶審查機制。根據審計部統計,郵局存款帳戶、新開戶,1年內轉為警示帳戶有逐年遞增趨勢。專家表示,如果碰上有人請你申辦人頭戶、轉交證件等資料,就要留意有可能是詐騙。
自從政府宣布普發現金1萬元確定上路後,各種詐騙手法也開始浮現,先是有普發現金簡訊,誘騙民眾點連結,詐團甚至用「中央存款保險公司」名義,宣稱能申請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,要民眾輸入信用卡資訊。
傳出有郵局窗口人員發現,開戶的長輩變多了,要準備領普發1萬元。中華郵政回應,開戶數沒有明顯增加。
台北市陳先生表示,「我自己提領,比較安全,也比較放心。」
台北市民王小姐則說道,「就不理它,那個大部分也是詐騙的啦。」
就怕碰上詐騙集團,許多長輩大多表示,不會找人代領。由於中華郵政公司相較其他金融機構容易開戶,卻也遭到詐騙集團盯上,藉此利用人頭戶轉帳或洗錢。
從審計部報告來看,郵局存款帳戶新開戶,1年內轉為警示帳戶,從2022年的602件,逐年遞增到去(2024)年的1456件。
其中,在轉列警示帳戶前,郵局已經將帳戶設定為「管制」或是「異常交易」的帳戶,從2022年到去年,每年比例都過半,顯示有將近4到5成的異常帳戶,沒有被提早辨識。
資安專家劉彥伯提醒,「一旦戶頭交給詐騙集團之後,詐騙集團就會用你這個戶頭來做洗錢,所以有些人會不小心,你的帳戶變成凍結的帳戶。如果有人要請你去申辦一個人頭戶,並且把你一些相關的戶頭、申辦的證件、證明的文件都交給他的時候,這時候一定要小心,那基本上都是詐騙。」
就怕不肖人士搭上普發現金政策開戶,中華郵政表示,已經加強開戶審查機制,另外,透過和35家金融同業,組成鷹眼識詐聯盟,打造郵政AI防詐模型,分析客戶交易資訊,提升防詐機制的有效性和準確性。
黃瑀喬/編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