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洋島國深受地球暖化、海平面上升之苦。斐濟早在2014年,就出現全球第1批氣候難民遷村的案例;當局評估,目前還有600多個沿海社區有淹沒危機,其中42處情況危急。先進國家高污染排碳,卻讓太平洋島國首當其衝,吞下氣候變遷苦果。雖然去(2022)年底的氣候變遷峰會,富裕國家首次達成氣候賠償基金的共識,但對島國而言仍是緩不濟急。
這馬中國的防疫政策放冗,中國宣佈對2/6開始,中國的旅行社,回復辦理中國旅行團出境旅遊業務,而且公佈20个頭一批試辦國家,包括泰國、印尼、新加坡等,毋過逐家上關心的日本、韓國佮美國,這改煞攏無佇名單內。
俄烏戰爭爆發即將屆滿11個月,歐美國家的國防部長20日在德國商討對於烏克蘭的進一步軍援,以及戰略變更。歐美各國都同意要軍援重型武器給烏克蘭,但德國依然針對是否要軍援豹2戰車而猶豫不決。
因應邊境管制放寬,中國宣布從2月6日開始,恢復旅行社經營團客的出境旅遊業務,同時也公布了20個第一批試點國家,包括泰國、印尼、新加坡等地,但日本、韓國和美國都不在名單當中。
國家評論協會獎8日在紐約舉行頒獎儀式,而馬來西亞的華裔女星楊紫瓊,以《媽的多重宇宙》榮獲最佳女主角獎,成為45年以來,第1位獲得這個獎項的亞洲女演員。而國家評論協會獎,被視為是奧斯卡的風向球之一,在影劇圈備受關注。
台灣公職從里長到總統皆可民選,也已透過公民直選選出6任總統,但這樣的民主現狀是否足以令我們安心?包括V-Dem、自由之家等國際上多所研究民主體制的機構,皆指出近10年來全球民主國家數量正在減少,走向威權專制的政體反而增加。這波民主消退浪潮,帶來什麼警訊?
針對義務役役期延長,總統蔡英文27日上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討論,中午與執政黨全體立委開會後,接著在下午3點半親上火線,向全民報告「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」,並接受媒體提問。這是蔡英文睽違2年再度接受提問,媒體焦點除了放在兵役上,九合一選情和經濟狀況也備受關注。
美國國會對於台灣發出聲援,共和黨眾議員貝肯表示,他並不認同戰略模糊概念,建議美方以對待「獨立國家」的方式來對待台灣。在美中競爭的國際架構下,時隔8年,美非高峰會也在華府展開,美國總統拜登宣布,將全力投入非洲未來,也讓拉攏盟友的意味不言而喻。
德國當局7日凌晨動員3千警力,在全國11個邦,150個地點以及奧地利、義大利兩地,搜索逮捕極右派團體帝國公民的成員,他們企圖仿效美國的極端組織匿名者Q,以武力攻陷佔領柏林國會,綁架黨政官員,顛覆政權。
主計總處公布,2020年台灣每戶財富達到79.8萬美元,如果依購買力平價PPP換算,在OECD國家中排名第3,這個數據國民黨立委及許多民眾都不相信,主計長朱澤民回應,這是依據法源的國情通報資訊,按照國際間換算就是這樣的結果,並不是為了選舉而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