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力拼淨零碳排,電動車漸成為顯學。全球電動汽車龍頭台灣特斯拉今(3)日悄悄跟進全球降價潮,熱銷款Model Y(Long Range)下降18萬、Model Y(Performance)下降22萬,降幅逾7%。
塑膠垃圾污染日趨嚴重,英國政府宣布今(2023)年10月將擴大立法,禁止販售跟使用一次性塑膠餐具,以及保麗龍容器等用品,估計一年可減少50億件塑膠垃圾。此外,法國知名優格品牌使用的塑膠容器,以及富維克礦泉水的塑膠瓶包裝,也成為環保團體抨擊的對象。
彰化縣府透過文化部補助,修繕日治時期的鹿港和興派出所宿舍,打造成彰化第1處的青創基地。2021年7月開始,有9家特色業者進駐;但合約去(2022)年底到期後,業者陸續搬離。業者無奈表示,由於位置和商業空間規劃配套不足,只好選擇離開;縣府表示,將盡快完成委外營運。
疫情解封,海外旅遊潮出現,連帶提升了寵物旅館的詢問度,像是春節的特殊房型,剛推出兩天就預約額滿。寵物相關商機還有年菜,有業者表示,寵物年菜也是連年熱銷。
越南共產黨政府多名高層官員,在新冠疫情期間,涉及貪汙大發疫情財,也讓帶領越南防疫的國家主席阮春福,獲越南共黨中央批准辭職。越南國家主席任期屆滿前下台極為罕見,也造成政壇動盪。
食藥署今(17)日公告恆振企業所生產的抗凝血藥物「脈化寧錠1毫克」,未經申請將應銷毀的不合格藥錠打碎重製,該違規行為最重可開罰至200萬、勒令停工。
印尼蘇拉威西島,有一間中資的鎳礦冶煉廠在日前發生暴動,造成2人死亡,分別是中國和印尼籍人士。因為勞工不滿工作環境安全問題,以及工資太少而罷工,進而演變激烈衝突,有71人被捕。
台灣房市長期趨勢向上,但在美國升息縮表之後,全球市場齊跌,房市由於有遞延效應,是金融商品輪跌的最後一棒。比起各國房價已經大跌,台灣因為升息幅度小,2022年出現交易量萎縮,還看不到明顯跌幅。不過從房市專家、第一線不動產業者到建商,都預估房市到2024年仍不太樂觀,而購屋族最關心的是,房價何時有感下跌,跌幅有多少?
內政部10日公布去(2022)年人口統計,其中出生數為13萬8986人,再創下歷史新低;死亡數為20萬7230人,與出生數相差6萬8244人,台灣「生不如死」的情況更趨嚴重。國發會在最新發布的「中華民國人口推估報告」中表示,如果少子化趨勢繼續下探,2070年恐怕只剩4.8萬名新生兒。
現在的孩子飲食多元,愛吃甜食、油炸物,小心攝取過量可能導致長不高甚至肥胖。根據健保署統計,2021年10歲以下青春期早熟就醫,突破2.5萬人。醫師表示吃進過多過高熱量食物,會在兒童體內轉變為多餘的脂肪,引發內分泌紊亂,導致性早熟;另外愛看3C、少運動也都是危險因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