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,公佈2022年第3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,顯示台灣的投資環境風險評比排名全球第14,是27年以來最差的名次。對此,經濟部強調,評估時間點,正好受到時任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訪台,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影響,但也強調整體外資投資,並沒有受到影響。
延燒近3年的新冠病毒疫情,從各國回溫的旅遊人潮,可以看出一線曙光。有專家認為,這波疫情即將走向流感化,但不代表能夠掉以輕心。首先是與新冠病毒共存的世界,夾雜著季節流感,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風險可能升高;其次是中國的疫情變數很大。
全球正在擺脫新冠疫情的陰影,今年有許多國家在沒有防疫限制下,歡慶耶誕跨年假期。專家指出,持續變異的變種病毒,加上冬季是流感好發季節,都讓住院人數攀升;展望2023年,專家提醒,除了康復後的長新冠症狀,還要特別留意各種併發症,例如罹患心血管疾病,以及阿茲海默症,甚至糖尿病的風險都有可能增加。
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,美國時間6日將舉行移機典禮,美國總統拜登也會出席。原本這座新廠預計生產5奈米晶片,根據彭博社報導,新廠2024年啟用後,將立即生產4奈米晶片。原因是蘋果等美國客戶,要求台積電供應更先進製程晶片。台積電對此沒有回應,不過,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,美廠4奈米製程,不會有技術外移問題。
疫情漸漸解封,登山的民眾相當多,需要救援的案例也跟著增加。苗栗縣消防局在一天內,就接獲2起位在泰安鄉,虎山登山步道的救援案件。而在南投仁愛鄉從10月底至今,半個月內已經有6起山域事故。資深嚮導表示,除了行前準備,也要評估自身體力和技能,才能確保安全。
國健署調查,19歲以上的國人有過半數的腰圍超標,其中還有民眾是BMI質正常但腰圍超標,雖然有控制體重,但忽略腰圍管理。因此有醫師提醒,腰圍超標代表內臟脂肪過多,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,容易罹患心血管和糖尿病。
經常用直髮膏會影響健康嗎?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研究所在17日發表一項新研究發現,直髮膏的「鄰苯二甲酸酯」和「內分泌干擾素」等化學成份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罹患風險,愈常使用者機率也跟著提高。美國一名34歲子宮內膜癌患者便以此提起民事訴訟,控告萊雅並未加註風險警語,要求賠償醫療費用。
中研院正在執行一項精準醫療計畫,這項計畫預計籌措18億,在全台灣的33家醫院,收案100萬個民眾,用抽血的方式檢驗DNA,透過特殊設計的晶片,就可以預測出罹患83種疾病風險、及藥物代謝的問題,讓民眾及早預防。醫界形容,這可以說是用科學來算命的大未來。
通膨升息不止導致金融市場震盪,投資人該如何因應?有學者就建議認為,資產應採多元配置來分散投資風險,並採用定期定額長期投資,來降低投資成本,打造優質的退休生活。
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公布投資環境風險報告顯示,台灣在中國軍演前後,投資環境的政治風險倒退12名,從原本的24名降到36名,不過由於其他項目表現不差,所以整體表現只降3名,變成第6名。工商界與學界大多認為,國內整體經濟表現還是很好,對於外資來台意願目前來說影響不大,但後續還是要觀察中國對我態度與作為是否有所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