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才過4週,根據非營利研究組織「槍枝暴力檔案」最新統計,全美已有超過1400人死於槍擊案;美國槍枝暴力不斷發生,也促使受害者家屬,更堅定尋求阻止暴力的方法,希望社會大眾不要變得麻木無感。
美國商務部26日公布2022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初值季增年率為2.9%,成長率雖低於第三季修正後的擴張3.2%,但仍然優於市場預期,顯示在高通膨、高利率與潛在衰退憂慮環伺下,美國經濟依然表現強勁。
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,去(2022)年失業率為3.67%,創22年來新低。不過經濟成長表現不佳,2022年經濟成長率只有2.43%,創近6年新低,2023年經濟恐怕會更差。物價漲不停,連鎖餐飲路易莎宣布,20日起部分餐食價格將漲5元。
俄烏戰爭影響歐洲的天然氣供應,原本各國都非常擔心,但是這個冬天歐洲卻一點也不冷,甚至還是史上第2炎熱的一年。不過從氣候變遷的角度來看,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,專家更預測,今(2023)年全球氣溫會比去年更熱。
中國公布了去(2022)年的GDP是3%,比去年初官方訂定的5.5%相距甚遠,也顯示出疫情封控等原因對經濟造成嚴重衝擊。但有專家分析,就算中國宣布從1月8日開始取消入境隔離,但由於確診人數提高,因此短期內經濟可能會面臨更大壓力。
法國電影院票房逐漸擺脫疫情陰霾,去(2022)年成長6成。不過去年的10大賣座電影,是33年來第一次沒有法國片。影評人指出,觀眾對公式化的喜劇感到厭倦,必須發掘更多類型的原創電影,才能吸引觀眾回流。
台灣房市長期趨勢向上,但在美國升息縮表之後,全球市場齊跌,房市由於有遞延效應,是金融商品輪跌的最後一棒。比起各國房價已經大跌,台灣因為升息幅度小,2022年出現交易量萎縮,還看不到明顯跌幅。不過從房市專家、第一線不動產業者到建商,都預估房市到2024年仍不太樂觀,而購屋族最關心的是,房價何時有感下跌,跌幅有多少?
交通違規時別以為沒看到警察就不會被開罰。台北、新北等縣市在去(2022)年12月宣布,在易出事路口執行多功能科技執法設備,能24小時監測加強取締,遏止違法行為。科技執法除了測速照相還有哪些?會怎麼抓交通違規行為?
在數位時代下,不少民眾會使用數位軟體來記錄生活,但還是有人也以紙本日曆來營造每天的生活儀式。最近幾年在募資平台上,日曆的集資產品可以說是五花八門,光是2022年就有超過80款日曆,集資總金額突破1.5億。
根據聯合國引用的救援組織統計,全球2022年與氣候變遷有關的嚴重天災,排名前10名的事件平均損失達30億美元,其中9月間侵襲加勒比海的伊恩颶風,遭成的損失就超過1000億美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