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治療
-
結合中西醫治療重症 中醫師公會:臨床療效明顯提高
|社福人權面對重大疾病,多數民眾可能先尋求西醫治療,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上午舉行記者會,指出很多案例顯示,不少重症像是主動脈剝離後開刀昏迷、甚至癌症,如果結合中西醫治療,從臨床上都可見明顯的療效提高。
-
美生醫公司編輯基因降低膽固醇 預計2025年啟動2期實驗
|文教科技台灣約有5萬至8萬人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,這些人因基因缺陷無法移除膽固醇,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為常人的20倍,甚至有些人在兒童時期就患有晚期冠心病。美國基因藥物公司Verve Therapeutics,對10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進行基因療法,成功降低受試者體內的LDL。該團隊預計於2025年啟動第2階段實驗。
-
醫師公會為貓咪請命 爭新冠用藥治療貓腹膜炎
|生活毛小孩不只是寵物更是家庭成員,上午立委會同獸醫師公會及團體代表,提出獸醫師用藥困境、為貓咪請命,希望能在現有的互信管道下,將COVID-19用藥瑞德西韋,及默沙東藥廠的莫納皮拉韋,提供動物取得使用,治療死亡率100%的FIP「貓傳染性腹膜炎」。
-
嚴查短期住院癌友無法理賠 立院邀健保署保險局討論
|生活在市面上有不少癌症險,需要住院才能請領理賠,但健保署日前嚴查短期住院,導致癌友無法符合理賠條件,引發癌友反彈。立院公聽會今(24)日邀集健保署、保險局等單位討論,但有保險業者透露,如果不符合契約上載明的住院條件,實支實付最多僅願意支付2到3成。
-
研究:ChatGPT更能遵循憂鬱症治療指引 且無明顯偏見
|文教科技英國期刊《家庭醫學與社區健康》近期刊登一項研究,說明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慧工具來進行憂鬱症評估的效果,可能比醫生更好。研究結果表明,ChatGPT更能遵循憂鬱症的治療指引,且不會出現性別或階級偏見,有潛力進行臨床應用,協助醫師進行初步評估。
-
看見不一樣的需要,特殊需求牙科醫治身心障礙者【獨立特派員】
|社福人權對一些身心障礙或認知障礙者而言,要順利看牙是個挑戰。於是1995年政府推動身心障礙者牙科醫療發展計畫,目前全台都設有特殊需求牙科門診。但因特殊需求患者治療風險高,很少牙醫師願意投入此領域。花蓮卻有一位牙醫師,自願走進病人家中,提供到宅服務。
-
近1成兒少患社交焦慮症 北市聯醫開辦客製化治療
|社福人權根據國際醫學研究顯示,有將近十分之一的兒童青少年有「社交焦慮症」,症狀包括害怕被人關注、會喘不過氣,甚至拒學,不僅影響學習、也影響人際關係。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從9月起,將針對青少年開辦人際壓力特別門診,安排醫師和心理師客製化治療,期望這群孩子及早回歸正常生活。
-
台東紅石林道樹上現黑熊 救援治療中待傷癒野放【影】
|地方台東縣又發現台灣黑熊,這次是在樹上,有對夫妻在海端鄉紅石林道發現1隻黑熊中了套索,爬到樹上躲起來,通報林保署台東分署,成功救出黑熊解開套索救治,等傷口復原再擇日進行野放。這是今年第3起黑熊中套索陷阱,成功被救援的案例。
-
急性肢體缺血新療法 術後傷口小無須擔心照護
|文教科技一名69歲的吳先生,今(2023)年7月底突然感覺到腳麻無力且疼痛,腳趾頭呈現黑色,立即就醫後發現是急性肢體缺血。醫生表示,這類症狀必須把握黃金6至12小時治療時間,如果延誤治療,最嚴重可能要截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