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對話
-
國科會擬推出「可信賴AI對話引擎」 台灣杉4號將招標
|文教科技由ChatGPT所引發的AI浪潮持續在國際醱酵。美國總統拜登(Joe Biden)認為,AI是否有危險還有待觀察,但業者有責任在推出產品前確保安全性。而全球發展持續,台灣國科會也打算推出「可信賴AI對話引擎」,國網中心也有相關投資,CPU架構的台灣杉4號將在近期招標,至於GPU架構的台灣杉5號目前還在規劃。
-
台美國安高層對話7小時 前外長:顯示台美管道順暢
|政治美台高層國安對話,21日在美國在台協會華盛頓總部舉行,外交部長吳釗燮、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、駐美代表蕭美琴都出席,並且對媒體鏡頭打招呼。美方官員則有副國務卿雪蔓、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以及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,雙方閉門會談長達7小時,不同以往的高度機密,這次有意顯示台美溝通管道相當順暢。
-
陳彥博再戰「育空700公里」 經10年將以不同心態重新感受
|文教科技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陳彥博,經歷7大洲、8大站比賽,在30歲站上極地超馬的高峰,36歲的他今(2023)年2月將再次挑戰10年前雖完賽、但被徹底擊垮的「育空700公里極地橫越賽」。陳彥博下午分享這10年的心境轉變,他說,這次想和自己對話,和大自然對話。
-
中澳建交50週年澳洲外長訪中 聯合聲明將重啟經貿國防對話
|全球澳洲外長黃英賢藉著中澳建交50週年的契機,前往北京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。中國媒體以修補兩國關係的「破冰之旅」形容黃英賢的到訪。雙方同意啟動6大領域的對話溝通,包括較敏感的經貿、防務、地區和國際問題,推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持續發展。
-
俄前總統梅德韋傑夫訪中 習籲俄烏對話解決問題
|全球在澤倫斯基與拜登碰面之前,蒲亭的長期盟友、俄國前總統梅德韋傑夫,在週三抵達北京,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。在梅德韋傑夫出發之前,中俄都沒有公布相關訊息。而根據中國央視在兩人會談後的報導,習近平向梅德韋傑夫表示,中國對烏克蘭戰爭秉持客觀公正立場、積極勸和促談,希望各方保持理性克制,展開全面對話。梅德韋傑夫也回應,俄羅斯願意透過和談,來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。
-
中國20大前系列宣傳 陳元豐談10年來對台工作及兩岸關係
|兩岸中共中央宣傳部在20大前,今(21)日舉行「中國這十年」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,介紹中共十八大以來的對台工作以及兩岸關係發展情況,特別提到10年來中國大陸穩居台灣的最大出口市場及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,也是台商島外投資第一大目的地。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表示,「2011年兩岸貿易額為1600.3億美元,2021年兩岸貿易額增至3283.4億美元,10年間翻了一番,到2021年底台商投資大陸
-
拜習通話137分鐘 美重申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
|全球美國總統拜登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通話137分鐘,其中在台灣議題上,拜登重申美國政策未變,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,習近平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,表示「玩火必自焚,希望美方看清楚這一點。另外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訪台與否,美國媒體的報導則是出現不同版本。
-
林志穎住院治療 經紀人:意識清醒、尚無法拼湊完整經過
|社會上週五藝人林志穎駕駛特斯拉,在桃園的中正北路,撞上分隔島後起車輛火燃燒,他和兒子被救出後,持續在醫院治療,林志穎的家人今天第2度出面召開記者會,表示林志穎已經清醒、目前意識清楚,也可以簡單對話,但還無法拼湊意外發生時的完整經過。
-
去年1.1萬港人獲在台居留許可 盼展開對話消歧見
|社會香港局勢動盪,不少港人選擇來台。根據移民署統計,去年獲得在台居留許可的港人,已經達到1萬1173人,卻也引熱議,像是可能造成國安危機、排擠國人資源等。對此,中華港澳之友協會今天舉辦座談會,邀請在台港澳人士分享心得,希望與社會有更多對話。
-
揭露「AI具自我知覺」 Google工程師遭勒令休假
|全球人工智慧AI在科技、醫療、軍事等領域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,甚至開始取代部份原本由人力執行的工作。而如果AI成為具有知覺、感情的個體,會變成甚麼樣的狀況,是各方相當有興趣的話題。一名Google的AI工程師,因為公開評論所屬部門研發的人機對話應用程式,被Google強迫休假,消息曝光後引起熱烈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