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春節連假即將結束,但本土疫情有升溫趨勢,國內今天新增2萬7159名本土個案,較上周同期增加3成多,同時臨床醫師也發現,最近民眾就診,以呼吸道疾病和諾羅病毒感染為最多,流感也同樣有升溫趨勢。
晚期心臟衰竭患者,常會合併心律不整問題,反覆發生導致需要進行去顫器電擊,台大醫院醫療團隊首度嘗試,心臟內外科團隊合作,在幫患者植入心室輔助器時,同步利用3D立體電燒手術,目前已完成2例成功個案,也是全台首2例。
許多台灣人想趁著春節假期到日本旅遊,但日本現在的疫情其實很嚴重,過去幾天單日死亡人數在4、500人,還創下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紀錄,其中大部分是老人。一家看護機構統計,他們服務的上百間設施有將近5成傳出感染,幾乎是前一波疫情的5倍,醫療系統也已經開始感受到壓力。
根據衛福部統計,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%,估計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。傳統都必須透過手術開刀,而中興大學和國內多個醫療機構,利用抽取自體血液,分化成具抗發炎的巨噬細胞,產生二型膠原蛋白質,再移植到患者身上,有效抑制病況進展,研究成果也登上國際期刊。
中國清零政策轉彎後,疫情迅速蔓延,導致北京十幾家、政府指定焚化、確診過世患者的火葬場,因為員工確診增加、人手不足,加上死亡人數暴增,出現大排長龍的現象。中國流行病學專家表示,預計中國這個冬季、新冠疫情傳播率,將達到10%到30%,死亡人數最少將有12萬6千人。
今年吳尊賢公益服務獎,頒發予高雄義大病院的執行副院長,鄭勝峯。他本身是整形外科醫師,20年前就去越南義診,替病人開刀,服務到今,已經替400外个病人,恢復In的面容。他強調,布施比接受,閣較有福氣,咱做伙來看他的故事。
台中一位蔡小姐有嚴重的脊椎側彎,她接受全國首例使用AR擴增實境技術的矯正手術,手術順利成功。台中榮總表示,手術中使用AR眼鏡,不僅植入鋼釘定位更準確,整體手術時間更從12小時大幅縮短為3小時,有效降低手術風險。
美日研發的阿茲海默症實驗性藥物Lecanemab,在3期臨床試驗中,大幅減減緩了27%患者的認知能力下降問題,成為全球第一款,對阿茲海默症產生積極結果的藥物。
新北市一名民眾昨(13)日在土城國民運動中心打籃球時突然昏倒,一度失去生命跡象,所幸第一時間,在場的一名球友是急診醫師,立刻進行CPR,並施以電擊,在救護員趕到前已經恢復意識。
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,國衛院最新調查發現,全台高齡憂鬱症患者約有60萬人,但台灣長者憂鬱症就醫率偏低,只有2成7,若沒有及早就醫,很可能增加罹患衰弱症的風險並提高死亡率,影響3高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