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天下雜誌的邀請下,今(16)日與《晶片戰爭》作者克里斯米勒,同台對談全球晶片賽局與半導體產業發展,對於美國推出相關政策讓中國發展腳步緩下來,張忠謀表達支持,不過他認為,把半導體製造生產基地移到美國,將使成本升高。
南韓投入全球科技爭霸戰,三星電子15日表示,將在南韓國內興建5座半導體廠,預計要在2042年前投資300兆韓元(約新台幣7兆)來打造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園區。南韓政府也將在首都地區外圍興建14個國家先進產業園區,實現區域均衡發展。
歐洲議會產業暨能源委員會,24日表決通過歐盟晶片法草案及修正案,要求歐盟展開晶片外交,還罕見將第三國合作明確納入台灣。專家說,假使最終版本能保留修正案,仍期待台歐盟外交關係升級,但也必須認知到,升級目的是建立針對晶片短缺的處理管道。另外也有專家認為,可以避免例如中國這樣的數位威權的輸出。
台積電移機典禮,重量級科技巨頭都受邀前來,包括蘋果執行長庫克、超微執行長蘇姿丰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都獻上祝福,庫克也證實蘋果將會擴大與台積電的合作,未來將會有美製晶片。至於台積電競爭對手,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則在這兩天快閃來台訪問。
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,美國時間6日將舉行移機典禮,美國總統拜登也會出席。原本這座新廠預計生產5奈米晶片,根據彭博社報導,新廠2024年啟用後,將立即生產4奈米晶片。原因是蘋果等美國客戶,要求台積電供應更先進製程晶片。台積電對此沒有回應,不過,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,美廠4奈米製程,不會有技術外移問題。
行政院會今仔日通過有「台灣晶片法」之稱的<產業創新條例>第10條之2和第72條修正草案,針對技術創新,或者是佇國際供應鏈內面有關鍵地位的公司,會當共研發新技術費用的25%拄營業所得稅;另外、先進設備支出的5%也會當拄。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,無限定臺台灣的公司或者是產業,半導體、電動車、5G 攏包含在內。
媒體報導,日本政府將提供補貼,協助豐田和索尼等八大企業共同投資成立一間新公司,進軍次世代半導體市場,目標是在5年內量產2奈米以下的晶片,以跟上台積電和三星的腳步。
美國商務部在日前擴大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,這是否會讓台灣遭遇衝擊也引發討論。而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,晶片目前由美國公司設計、台灣代工,管制的是高效運算晶片,數量不多,因此對台影響不大,同時也認為台積電的技術目前沒人可以取代。
美國商務部昨(7)日宣布晶片出口管制措施,未來美國企業除非獲得政府許可,否則不得出口先進晶片和相關製造設備到中國,以防被中國用來生產先進軍事系統、武器及侵犯人權。外媒分析,這將使中國晶片產業跛腳,甚至倒退好幾年。
美中科技戰持續升溫,美國晶片法案上路後,再祭出禁售令。不過,禁令也出現轉折,給了一年緩衝期,明年9月1日以後銷往中國,就需申請出口許可。相關台廠供應鏈,跌勢終於收斂,台積電跌幅超過1%,載板三雄僅南電跌0.61%、欣興收小漲、景碩維持平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