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界憂缺乏原創性擬禁AI 部分教授建議禁止不如有效運用
曾惠敏/編譯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去年底推出的一款AI應用程式ChatGPT,被學生用來寫作業,引發歐美各家大學的擔憂,部份學校已經公告禁用,但也有教授正面思考,研究如何善用這項工具,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。
只要輸入關鍵字,AI軟體ChatGPT、就能迅速給你一篇語句通順的文章,這款去年11月問世的聊天機器人,成了學生寫作業的好幫手,也引發老師們對學生報告涉嫌抄襲,缺乏原創性的擔憂。
目前美國紐約市公立學校,已陸續禁止學生使用這款軟體,以避免作弊行為發生,巴黎這所大學也跟進。
巴黎政治學院學術事務主任度波孟卡琪表示,「我們不允許學生利用ChatGPT來取得成績,如果他們使用這款人工智慧軟體,他們就違反了知識誠實的約定,因為寫出來的不再是個人的報告,或是有根據的報告。」
不過一般認為,這種具有類神經網路思考能力的軟體,只會不斷推陳出新,禁止學生使用將防不勝防。
英國一位軟體工程學教授表示,與其禁止,不如想辦法有效運用它。
密德薩斯大學科技學院院長巴爾恩指出,「我們需要做的是,讓學生認識到這只是一個起點,我們現在可以使用已經產出的東西,增強它、批判性地評估它,並找出它的弱點,然後寫出創新的作品。」
這位教授甚至不排斥利用AI輔助教學,鼓勵學生可以在ChatGPT尋求簡單問題的解答,讓上課有更充裕的時間,來幫助學生發展更高階技能。紐約部分學者也有類似看法。
史蒂文斯理工學院副教授摩戈姆就表示,「我認為這些程式,將有點像編寫文件的初稿,但你仍然需要檢查,人為檢查確保沒有犯任何錯誤,並糾正程式中可能存在的偏見。」
許多教育界人士體認到,AI文字生成軟體的出現,將改變教育方式。
而面對這股難以抵擋的趨勢,當務之急恐怕不是想辦法禁止,而是教導學生如何有效並合乎道德的使用這些工具。
李文馨/編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