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式AI崛起引災難性風險? 專家認為研究者需凝聚共識

曹晏郡 陳昌維/綜合報導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生成式AI崛起,引領全球應用風潮。但AI是否會對全球帶來災難性風險持續引發關注。有專家認為,AI研究者必須凝聚共識,才能解決後續可能產生的問題。目前各國也開始評估AI監管機制,英國首相蘇納克宣示,要讓英國成為AI安全監管的領導者;歐洲議會也將針對人工智慧法的內容進行投票。

AI研究先驅傑佛瑞辛頓表示,「我們需要AI研究者們能夠取得共識。」

點出人工智慧發展面臨的問題。有AI教父之稱的傑佛瑞辛頓(Geoffrey Hinton)和AI專家吳恩達線上對談。談生成式AI崛起,可能會引發的災難性風險,以及現階段的考驗。

傑佛瑞辛頓指出,「無論GPT-4或BARD這類的大型聊天機器人,是否真的了解AI本身在說什麼,很明顯有些人相信,也有些人認為它們是隨機的鸚鵡,所以只要我們有這些不同的看法,我們就無法對於危險性取得共識。」

辛頓認為,AI研究者要凝聚共識,才有辦法解決後續的可能問題,畢竟現階段AI對於人類來說,還是有很多模糊、不了解的地方。

線上教育平台Coursera共同創辦人吳恩達認為,「AI系統是否真的理解這個世界,這會在AI災難,甚至滅絕的風險本質上,合理的將不同人導引到不同結論。」

AI技術是否會造成人類的災難或滅絕風險,有人嚴肅以對,也有部分學者不認同。

至於在12日登場的倫敦科技週上,英國首相蘇納克則宣示讓英國成為AI安全監管的領導者。蘇納克提及,「將提供我們專家小組一億英鎊經費,我們為了AI安全所投入的資金,比其他政府還要更多,我想要讓英國在AI安全監管方面能夠成為知識的中心,甚至連實質機構都是全球的中心。」

就在生成式AI如火如荼發展同時,各國政府都開始評估AI產業的相關監管機制。和英國分庭抗禮的歐洲議會預估在14日對人工智慧法的內容進行投票,如果後續推動順利,將成為全球第一套AI風險和使用的管理準則。

相關議題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