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禁進口台灣石斑 養殖業者開發冷凍調理包自救

台灣去年石斑魚總共出口超過6000公噸,其中中國占總體外銷達到91%,現在中國無預警宣佈暫停進口。對此,農委會表示會持續跟中國溝通,也會協助漁民、養殖業者透過製作冷凍調理包來自救。像是中國去年禁止台灣鳳梨後,屏東縣龍潭果菜生產合作社就將鳳梨跟石斑結合做成魚湯,掀起新商機。

將龍膽石斑下鍋,加上菇類、蝦子一同熬煮,鮮味十足的魚湯就能上桌。針對中國無預警封殺台灣石斑,養殖業者化危機為轉機,將石斑做成冷凍調理包,透過自產自銷壓低價格,期盼吸引國人目光。

養殖業者丁勇智表示,「我們漁民也要自己走出另外一條路,一直靠政府也不行,我們還是一直都是很堅強的活下去,我們養殖業者要走出自己的路。」

一口鱸魚再配上鳳梨可說是絕妙搭配,中國去年禁止台灣鳳梨後,屏東縣龍潭果菜生產合作社透過冷鏈技術推出鳳梨驢魚湯、鳳梨膠質飲等即時料理包,開創更多商機,現在也考慮將石斑入菜共創雙贏。

屏東縣龍潭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何秉洋指出,「石斑魚再延伸到比如說像雞湯、魚湯這類來講的話,我們應該要怎麼樣去製作,把價格再往下壓一點,讓大家能更親民。」

台灣有「石斑王國」美名,數據會說話,根據漁業署統計,去年石斑魚共出口6681公噸,中國就占6121公噸,占總體外銷91%。如今中國喊停不准進口,但今年還有3600公噸得銷售,讓漁民相當憂心,農委會表示,有信心協助渡過難關。

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指出,「透過國內行銷,甚至於冷凍加工,就是延緩上市這樣的一個措施,能夠讓我們的漁民能夠順利把握他的一個收入。」

「我們的鳳梨、蓮霧和釋迦都成為這種不合理行為的犧牲品。」行政院政委鄧振中12日代表出席WTO的部長會議,透過聲明暗批中國不當封殺台灣農產品,喊話必須確保所有成員都遵守規則,維護自由和公平的貿易。農委會則表示,中國仍是已讀不回,會持續溝通,不排除訴諸WTO的爭端解決機制。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議題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