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東縣鳳梨釋迦被中國暫停進口邁入第3年,副縣長帶隊原訂22日前往中國,和農政檢疫單位說明鳳梨釋迦「有害生物零檢出」的流程,但昨天21日白天卻接到移民署通知,要等縣府回覆農委會的疑慮後再審議,到了21日晚間又突然接到通知核准了,副縣長今天飛往北京。對於中央審查一變再變,縣府低調表示,這樣的結果是符合大眾利益;農委會則強調,從來沒有反對過台東縣政府的申請,只有提醒要符合政府規範。
去(2022)年11月,台東市仁昌街一處巷道因為建商買下防火巷私有地要蓋大樓,影響當地居民通行,附近住家當時發起連署抗議,結果最近抗議的住戶紛紛被建商提告,原來是建商從縣府提供的公文書取得住戶連署名冊。住戶代表不但到地檢署控告縣府洩露民眾個資,也向縣議會陳情,要求保障民眾身家安全。
每年出產2萬多公噸的台東鳳梨釋迦,第2年被中國禁止進口,去(2022)年價格已經勉強維持,但今年雪崩式下跌,過年前還有一台斤15元的價格,過年後卻剩下一台斤10到12元。有民眾拍太麻里鄉農民排隊送釋迦進集貨場,傳出被台東縣政府以一斤12元收購要拿去當肥料,不過台東縣政府澄清,縣府沒有啟動收購措施,過年後正在積極到外縣市行銷加工的鳳梨釋迦產品,協助農民提高銷售價格。
內政部公告去(2022)年全國新生兒人數13萬8986人,再創歷史新低。不過台東縣去年出生人口有1405人,比110年增加了89人,是全國唯一出生人口正成長的縣市。縣府表示,是去年生育補助第1胎提高到3萬元、第2胎以上補助3萬6000元的政策,讓年輕人願意生育。不過也有年輕人認為,還是會考慮未來的養育花費,再規畫要不要生育。
春節期間,台東縣預估會湧入大量車潮,台東縣政府規畫從花東縱谷台9線進入市區的「太平溪一路通」路堤共構路網,正式通車南王橋到日光橋段,可縮短從縱谷進入市區的時間,也可以更快速讓救護車送縱谷民眾就醫。縣府預計今年年底,再打通馬蘭橋到康樂橋段,到時候可串連起台9線和台11線,讓台東南北兩區的民眾緊急就醫有更快的救命道路。
台東市區有一大群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高級官員的宿舍,可是已破舊,縣府向中央爭取1.8億元以及自籌款2000萬,共2億元整修,2020年整修完10棟13戶回復原來面貌。為了能妥善管理經營,縣府對外招標,但至今仍沒有人來投標,除了舉辦活動會開放之外,其他時間都大門深鎖,遊客只能在屋外參觀。縣府表示,正在積極尋求廠商接手經營管理。
東部地區連日大雨,剛蓋好的南迴公路休息站南迴驛被民眾批評,戶外停車場到處凹陷、積水嚴重。而NGO組織台灣河溪網上個月頒給南迴驛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爛蘋果獎,因為不但工程品質不好,跟水環境改善也沒有關係。台東縣政府回應,南迴驛是要串連漁港水陸環境和地方創生,至於停車場積水,會請廠商改善。
去年中國以有蟲害為由,全面暫停進口鳳梨釋迦,造成1萬5000多公噸鳳梨釋迦滯銷,今年中國仍持續不開放進口。今年台灣好農找到香港的實體超商,願意進口鳳梨釋迦做預售,不過農民還是要好好把關品質和蟲害,才能順利賣到國外去。
少子化,各縣市都積極提高生育補助,鼓勵年輕人多生育。台東縣政府今(2022)年宣布提高生育補助,第1胎補助3萬,第2胎以上補助3萬6千元。縣府統計到9月,發現今年出生人口比去年高出2.2%,而且今年又是傳統上不會有太多人生育的農曆虎年,縣府認為是生育補助和相關的社會福利加碼有關。不過有婦女認為,其實還是教養的問題比較大,希望政府未來能有更多教養的福利政策,而不是只有補助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