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重新開放我國部份漁業產品進口,可是台東縣生產的鳳梨釋迦今年已經是第3年被中國拒絕進口,理由還是有蟲害。台東縣政府委託國立台東大學研究出一套「有害生物零檢出」的鳳梨釋迦採收後處理作業程序,下星期22日縣府要組成產官學界代表團到北京,縣府表示已向中央報備,希望今年年底能重新讓鳳梨釋迦外銷到中國。
無法外銷中國的鳳梨釋迦,現在又傳出收購價格雪崩式下跌,一台斤剩下15到20元,而且訂單大量減少,企業訂單幾乎消失。農糧署表示,去(2022)年國人發揮「愛國心」,幫了農民一個大忙;今年呼籲國人多多採購,政府還是會以外銷、內銷和加工,目標協助農民行銷1萬5000公噸鳳梨釋迦。
台灣過去過於依賴單一市場,水果高達8成外銷到中國,不過近幾年疫情加上中國禁止輸入,外銷比例已經不到2%,最近台南南化的蜜棗即將上市,台農發輔導外銷到日本,最大的挑戰,就是要克服低溫檢疫的挑戰。
今年6月台灣石斑魚被中國禁止進口,政府與業者積極拓展內外銷,6月中到11月底,石斑魚外銷美國等地超過1700公噸,甚至有2000多公斤的石斑魚,首度銷往中東以色列,未來也朝向歐盟等市場,若量大需要穩定供貨,可朝契作發展,讓漁民有穩定收入。
台東的鳳梨釋迦今年仍無法外銷中國,現在又進入產季,去年台東縣政府與超市超商合作行銷,效果還不錯,但農民認為,國內市場要消化有困難,還是希望可以找到國外市場外銷。
台灣4年前開始和日本茨城縣合作,予香蕉、文旦等水果成做當地學校營養午餐的食材,農糧署今仔日(10/18)宣佈外銷範圍閣再變大,今年(2022)茨城縣會有2.5萬的日本學生會當食著台灣的弓蕉。毋過最近國內弓蕉價數一直落,農民也建議政府鬥推廣,共弓蕉的價數搝起來。
台灣水果銷中受阻,因而轉往銷日,今年上半年,日本躍升成了台灣第二大農產出口國,下午凱道封街,讓台日友好延伸到水果交流,農委會表示,希望能進一步推動番茄、火龍果、豬肉銷日,不少擺攤農友表示,銷日挑戰不小。
中國暫停台灣多項農產品輸入,接下來中秋節快到了,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到台南,和市長黃偉哲啟動文旦外銷日本的作業。陳吉仲表示,今年全台文旦產量比去年減少一成,但要兩週內賣出近7萬噸確實有壓力。而台中的茂谷柑也有200多公噸受影響,市府表示將持續增加內銷、分散外銷市場。
中國禁止我國石斑魚出口後,農委會透過外銷獎勵,鼓勵業者拓展其他海外市場,上午有業者將出口5公噸的冷凍石斑魚前往美國,這是全台第一場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,6月中到7月下旬,扣除中國市場,石斑魚外銷比去年同期增加1.66倍,對於達成下半年度外銷300公噸的目標,很有信心達成。
中國去年禁止進口台灣鳳梨,農委會輔導農民外銷到日本等其他國家,今年鳳梨產季接近尾聲,農委會訂出的3萬公噸外銷量,目前還差3成左右。農委會強調,產地價格比往年都來得高,並表示接下來要推廣鳳梨截切,以食品來外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