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自前年9月禁止台灣鳳梨釋迦輸入,政府必須全力尋求其他銷路。去年產地價格維持,但台東農民今年卻感到收購價格雪崩下跌,除了更加積極內外銷與加工,農委會也獎勵農民轉作,不過地方農會觀察到,轉作酪梨也導致酪梨價跌,但農委會評估應不至於,今年繼續鼓勵轉作。
無法外銷中國的鳳梨釋迦,現在又傳出收購價格雪崩式下跌,一台斤剩下15到20元,而且訂單大量減少,企業訂單幾乎消失。農糧署表示,去(2022)年國人發揮「愛國心」,幫了農民一個大忙;今年呼籲國人多多採購,政府還是會以外銷、內銷和加工,目標協助農民行銷1萬5000公噸鳳梨釋迦。
專作產銷履歷檸檬的屏東軒禾產銷品運銷合作社,昨(20)日驚傳倒閉。陸續有廠商收不到貨款,卻聯繫不上負責人林軒禾,上午實際前往合作社發現人去樓空。農委會農糧署證實此事,表示會協助受影響的契作農民轉往其他社場,也在了解軒禾的財務狀況。
為了讓偏鄉學童享有相同飲食照顧,農委會和教育部共同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,今(16)日舉行成果展,農委會強調,透過推動偏鄉午餐三章一Q標章的食材歷程等方式,至10月底,學校營養午餐使用三章一Q標章食材的覆蓋率,超過9成5,其中,偏遠學校也達到9成4。農委會農糧署主秘陳啓榮表示,「農糧署也積極來媒合這一些偏鄉學校,供應三章一Q的食材,不只是營養午餐,每人每天的補助費用,從原來的6塊,那在去年增加到
上個星期報導過台東鳳梨釋迦上市,但卻發生因為氣候忽冷忽熱嚴重落果,可是地方和中央認為不是天然災害,無法啟動天然災害救助,不過陸續又傳出卑南鄉各村的果園又有落果,而且災情更嚴重,農民向立委陳情要列入天災。台東農改場和農糧署台東辦事處,6日實際到果園會勘,並呼籲有發生落果情況的農民暫時不要清理果園,拍照存證到鄉公所申報災情。
台灣4年前開始和日本茨城縣合作,予香蕉、文旦等水果成做當地學校營養午餐的食材,農糧署今仔日(10/18)宣佈外銷範圍閣再變大,今年(2022)茨城縣會有2.5萬的日本學生會當食著台灣的弓蕉。毋過最近國內弓蕉價數一直落,農民也建議政府鬥推廣,共弓蕉的價數搝起來。
農糧署今日宣佈擴大香蕉外銷到日本茨城縣的通路範圍,不過近期國內香蕉價格下跌,像是今日的收購價,依品質每公斤落在4到8元之間。有蕉農建議政府,除了去化收購跟外銷,也能跟通路合作促銷香蕉。
受到俄烏戰爭影響, 國際糧食供應鏈產生劇變,國內原本長期仰賴進口雜糧小麥、大豆、玉米等原物料,近期規劃落實國產雜糧生產,輔導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,以大豆、玉米輪作希望增加雜糧面積產量,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。
中國宣布禁止台灣石斑魚進口,屏東縣長縣長潘孟安也走透透拚行銷,除了加強國內各通路行銷,也和台中餐廳業者結合,下半年保證採購3萬台斤。另外台灣芒果今年產量銳減,農糧署也規劃,供應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的台灣芒果,送給日本方笠間市的4所學校,為台灣農業宣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