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孩子從小就是低頭族,那麼副作用將超乎想像。老師描述,有小一新生,連5個字都難以跟著複述一遍。孩子的體能日趨下降,親子關係衝突不斷。為了擺脫手機成癮、網路成癮,南投縣的人和國小師生與家長展開了一場為期數年的抗戰。
最近氣溫忽高忽低,低溫很冷,愈冷愈開花的梅花正在盛開。但台東縣卑南鄉利嘉國小校園的梅園,梅花正在大盛開,已經開了6成左右,可能是今(2023)年低海拔梅花最早盛開的地方。預計過年會全開,現在已經有遊客慕名而來賞花。
南投有一所國小在上週的期末考,因為五年級的數學還有社會科,考試收卷時間各班不同,影響公平性,校方緊急通知今(18)日兩科目重考,而桃園市則是有國小,有五年級學生反應社會科的試題,與去(2023)年雷同,今日也重考。
花蓮永豐國小轉型為阿美族實驗小學後,學校發現部落族人相關族群教材相當少,於是自行製作教材,出版了一本名叫《大樹根》的音樂繪本,幫助孩子學習族語,也傳承阿美族文化記憶。
台灣肥胖盛行率持續逐年遞增。根據台灣醫學會調查,國內小學學童,平均每4位就有1位有過重或肥胖問題,成人族群則有一半的人,都有過重和肥胖隱憂。調查中還指出,國內有近7成民眾同意肥胖是慢性病,不過卻有近5成的人,都不清楚肥胖定義。
新港文教基金會成立35年來,拍拚推動囡仔愛捷看冊的習慣,甚至閣邀請新港鄉六間國小、五間幼稚園的老師,做伙成立閱讀推動委員會,替在地囡仔規畫冊單,今年閣透過企業的幫贊,揣著2500本冊欲捐予六間國小。
台灣第1位以雕刻聞名的藝術家黃土水,在1920年把在東京美術學校的畢業作品〈少女〉胸像,送給母校大稻埕公學校,也就是現在的臺北太平國小。而因為這項作品要在校內典藏,因此有老校友捐資1600萬,啟動太平國小博物館專案,最快明(2023)年下半年,台灣首座校園生態博物館將試營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