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尾聲,為了迎接解封,回歸正常生活,衛福部ACIP召集人李秉穎指出,新冠病毒會永遠留在地球上不會消滅,而且每個人終其一生應該都會得到,建議指揮中心推動全民打疫苗,就像流感一樣,每人每年打1劑,加強群體保護,至於高風險族群則是建議每年打2劑。
延燒近3年的新冠病毒疫情,從各國回溫的旅遊人潮,可以看出一線曙光。有專家認為,這波疫情即將走向流感化,但不代表能夠掉以輕心。首先是與新冠病毒共存的世界,夾雜著季節流感,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風險可能升高;其次是中國的疫情變數很大。
中國新冠病毒疫情大爆發後,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;而就在世衛專家正尋求變種病毒細節之際,中國媒體淡化疫情嚴重性。此外,針對多國對中採取旅遊限制以及加強查驗,官方表示將「對等因應」。
全球正在擺脫新冠疫情的陰影,今年有許多國家在沒有防疫限制下,歡慶耶誕跨年假期。專家指出,持續變異的變種病毒,加上冬季是流感好發季節,都讓住院人數攀升;展望2023年,專家提醒,除了康復後的長新冠症狀,還要特別留意各種併發症,例如罹患心血管疾病,以及阿茲海默症,甚至糖尿病的風險都有可能增加。
世衛組織14日表示,新冠疫情最凶險的階段結束,希望明年不再是公共衛生緊急事件。但近期疫情還有升溫跡象,日本連續6週新增病例,就高居全球之冠;至於南韓是連續3天破7萬人確診,都還相當嚴峻。
美國今年冬季恐怕處於3種病毒交攻危機中,醫生警告,呼吸道融合病毒(RSV)病例暴增,新冠病毒變種持續增加,以及流感季節提早報到,而幼兒感染RSV也讓部分醫院兒科病床全滿,不能掉以輕心。
日本的新冠疫情蔓延,不只連3日全國單日確診超過25萬人,已經接種4劑疫苗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昨(21)日確診,必須隔離並遠距辦公至30日,他原本預計本月下旬,要親自前往北非出席參加的「非洲開發會議」,也將改為視訊出席。
去年一直宣稱「零確診」的北韓,在今年4月底突然開始公布發燒人數,讓外界嚇了一跳。短短3個月,病例就累計到480萬人,而單日最高峰是落在5月15日,全國新增39萬人發燒,但是到了7月底,數字就奇蹟般的歸零。另一個奇蹟是只有74人死亡,換算下來,死亡率不到0.002%,全球最低。
新冠疫情揮之不去,OmicronBA.5變異株大舉入侵歐美跟亞洲等國家,疫情警報再起。歐洲過去6個星期,確診數增加3倍,住院率也倍增。美國的確診病例,近8成都是感染Omicron BA.5。亞洲的中日韓等國,也面臨BA.5變異株的強大威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