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委會祭補貼助遭中禁水產 業者盼擴大其他市場

中國禁止我國水產品進口,這一波衝擊最大是午仔魚、秋刀魚跟魷魚。農委會祭出短期因應,以及長期轉移單一市場政策,也與業者座談了解心聲,午仔魚養殖戶希望擴大其他通路市場。

滿載秋刀魚的遠洋漁船返港,不少漁獲下船就運走。但台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公會統計,8日中國禁令當天,走小三通被退回、以及從貨櫃卸下的秋刀魚有2200公噸,估計損失約1.5億元。

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承諾,「我們會讓遠洋漁業400億的產值,還有它的上中下游漁網整補等300億,總共700億的產值,可以持續的永續。(不管)中國最後的處理情形如何,我們還是會降低這個單一市場的依賴。」

農委會提出短期因應措施,補貼漁獲暫存冷凍庫的電費,每公噸每月500元,補助半年;鼓勵行銷其他國家,則每公噸補貼運費2000到4500元;鼓勵加工業者使用魷魚,也有每公斤10元補助。秋刀魚比照魷魚的補助辦法,但目標噸數變2萬公噸,也沒有補助加工費;至於週轉金的部份則提供利息補貼,每艘船5000萬貸款的利息補貼,共計補貼6個月。

台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同業公會理事長陳皇誠表示,「當它不能銷售的時候,就變成我們要倉儲入庫的一個費用。所以我才跟農委會建議說,6個月補助我們(週轉金利息)24萬,那這個是不是還有檢討的空間?」

短期因應措施中,業者反映補助額度不足,陳吉仲承諾視情況提高。中國屢屢下禁令,農委會希望轉移對單一市場的依賴,但也沒打算完全放棄中國市場,除了補助措施外,也協助漁民向中國補件。

午仔魚也在禁銷行列,近3年年產量1.2萬噸,其中屏東縣是養殖重鎮,占全國8成。中央及屏東縣府聯手祭出第1波獎勵補助,先以每公斤10元價格收購1500公噸,但漁民仍寄望擴大市場。

屏東午仔魚漁民說:「可以去哪裡都好,你政府可以幫我們銷售出去,這是最重要的,我們不是靠補助。」

這一波最受影響的午仔魚,尚有4200公噸待轉銷其他通路。政府收購補貼與行銷多方齊下,漁民更憂心市場閉縮、衝擊生計。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議題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