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醫院最主要的盈餘來自業外收入,而在健保制度下,給付醫護人員專業技術的費用並不高,在醫療本業經營困難,於是醫院買藥賺取價差,自費項目更是重要財源,使醫師必須衝高業績,或是為病人創造更多自費需求。造成大醫院靠美食街、停車場和自費項目賺錢,而偏鄉醫院經營則愈來愈艱辛的現象。
短影音應用程式Tik Tok,不但是分享生活娛樂趣味訊息的平台,也逐漸成為知識型內容及接觸年輕族群的管道。法國一位哲學教師列夫芬克爾的TikTok頻道,就以貼近時事與流行文化的主題,深入淺出的論述,收服許多準備哲學會考的高中生,圈粉超過10萬人。
參與一場選舉不只拚政見夠不夠吸引人,口袋的銀彈夠不夠燒也左右勝負。政治素人連紹傑為了實踐理想,在登記最後一刻勉強湊出保證金;連選6屆的醫師洪士奇則賣房也要選,他直言,選賢與能的競賽中暗藏「蹊蹺」。
雲林斗南田頭、新庄,超過百甲農田面臨無水可灌溉,讓當地農民相當無奈。對此,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表示,因為舊井抽不出水,已在鄰近規劃新井挖掘,預計要到明(2023)年底才能完工,這段時間將從後庄埤調配地面水應急。
全球第2大電影生產地印度寶萊塢,正面臨生死存亡時刻。今(2022)年到目前為止發行的26部影片,20部的票房一片慘綠,就連有「印度劉德華」之稱的巨星阿米爾罕,耗費10年時間才取得改編版權的最新作品《拉辛正傳》也不例外,8月中上映至今,票房收入還不到影片成本的四分之一。
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發布減免學貸的行政命令,嘉惠了4300萬人,但高達6千億美元的預算,得由納稅人來買單,也引發社會跟民主、共和兩黨的激烈爭論。共和黨準備在期中選舉前,對這場學貸特赦提起訴訟。
油價飆漲的壓力也出現在亞洲國家,印尼政府的燃料補貼預算已經增加到原本的3倍,只好放手讓汽柴油一口氣調漲3成。不只一般民眾吃不消,當地的摩托計程車業者更表示,現在必須做到2倍的工作才能賺到同樣的薪水養家。
政府為了實現8年20萬社會住宅的承諾,又碰上疫情旅館生意蕭條,去年推出了旅館轉社會住宅的新構想,要在三年內推動2萬戶旅館或公私房舍轉型。而全國第一個旅館變身社會住宅的案件,上個月也正式招租。位於台北市敦化北路蛋黃區的個案,一共有三百間套房,加上管理費一般戶一個月房租大概兩萬出頭、弱勢戶最低只要一萬三。雖然接近附近市場行情,卻也引來不符合社會住宅定價的批評。社宅的多元性不僅是政策達標的策略,也可能成為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,合宜住宅一個先行試驗的場所。不過旅館轉社宅的市場接受度及效益,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才能定論。
近年來癌症有年輕化趨勢,且年輕癌友在職場上遭遇許多困境。根據台灣年輕癌友協會最新調查發現,有8成癌友因罹癌失去原本工作,因為有半數以上雇主對罹癌史有疑慮,有8成癌友收入因此受影響,每月減少5000到2萬元,因此呼籲企業應營造友善環境,不要讓青年勞動力流失,成為國安關鍵。
宜蘭蘭陽博物館遭審計室質疑,近5年門票收入遞減,文化局打算將蘭博以OT的方式委外經營,盼活化蘭博。但地方上憂心,蘭博屬於公共財,如隨意委外給廠商,就會像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一樣,民眾恐不能隨意在園區出入、散步,門票也會變得更貴。而且蘭博的文化保存以及教育功能,恐怕也會因此淪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