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班班吃石斑」恢復 各縣中小學可吃滿4次

農委會和教育部在上學期推動了國中小學「班班吃石斑」計畫,讓每個班級可吃到4次石斑魚,但由於魚貨還有加工量不足喊卡,改吃石斑以外的好食材。但漁業署也表示,和供貨的養殖場、加工廠調節後恢復供應石斑魚,也通知各縣市下單採購,這學期可吃滿4次石斑魚。

大口吃下石斑魚,台東縣112所中小學的孩子,今(2023)年1月初的上學期末,在營養午餐吃到外加的第3次石斑魚。

臺東市光明國小的陳同學表示,「因為上次吃的是紅燒的 ,然後這次吃的是清蒸的 。」

台東的新港區漁會採購加工的石斑魚,雖然供應時程較晚,但台東的學生上學期也吃到2到3次。

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指出,「在上學期的時候3千6百多所學校,大部分的學校都已經吃到了2次到3次,這學期我們也會持續的來完成到4次。」

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先前表示,要等石斑長大,魚體大較好加工處理,改以「班班好食材」來取代石斑,但為何這學期,又可持續完成4次?原來是漁業署近日調查各供應商的庫存與盤點加工廠,量能到5月底,可順暢供應。

漁業署副署長王正芳說:「584公噸的4次的量,全部吃一次,上學期結束的時候,已經供應了330公噸。」

台北市南湖國小上學期已出現3次石斑魚料理,下週一20日將吃到石斑魚和炸魚排的雙主菜。

台北市南湖國小校長汪明芳則表示,「我們在烹調上面盡量就是先處理過,然後再去清蒸。在口感上也讓小朋友比較能夠接受,讓這個魚皮就是,比較沒有那麼硬啦。」

汪校長表示石斑魚昂貴,每個孩子分配到75公克。第一次發現蛋白質不足,後面兩次都加配菜,增加蛋白質;而近期蛋價飆價,團膳業者是否醞釀漲價,校長說,合約以年度簽訂,菜單提前兩個月審定,若業者有困難,將在5、6月新學年度議約時,考量經營成本和另外兩校一起決定是否調整。 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議題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