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農委會
-
台灣特有亞種水鹿現蹤 已有朝低海拔擴張趨勢
|環境台灣特有亞種的保育類動物「台灣水鹿」,過去因為棲地破壞、大量獵捕,族群數量銳減,分布侷限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山區,不過農委會特生中心比對20年來資料,發現水鹿的野生族群,有從中海拔逐漸朝低海拔地帶擴張 ,令人振奮,但也可能衍生出人類與動物衝突的新議題。
-
農委會推養豬百億基金助轉型 4月起台灣豬可銷菲
|產經為協助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,行政院2021年核定農委會推動養豬百億基金4年計畫,以改善畜舍、污染防治設備外,並輔導產業升級,包括肉品屠宰場、加工廠取得HACCP驗證,要確保肉品在屠宰加工過程中,能在一定溫度、環境符合衛生安全標準。今(2023)年4月也成功讓國內生鮮豬肉,重返睽違30年的菲律賓市場。
-
林試所發現「臺東烏松露」 海拔低通人工栽培
|松露閣予人號做「飯桌的璇石」,農委會林試所發現一種臺灣特有的品種「臺東烏松露」,到目前為止,是臺灣發現的松露當中,海拔上低的一種。(這條新聞標題、前言是臺語文。)
-
北農7常務董事 市府農會派4席、農委會派3席
|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下晡繼續進行董事會,選出七席常務董事,臺北市政府提著1席、農會佮民股3席、農委會佮青果社有3席。市政府佮農會派有掌握過半的董事席次,經營權確定換人,董事長由臺北市政府推派的前金門縣長-楊鎮浯出任,總經理是吳芳銘。 (這條新聞標題、前言是臺語文。)
-
楊鎮浯、吳芳銘接任北農董總 農委會失經營權
|政治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今(30)日下午續開董事會,23席董事有21人出席,順利選出7席常務董事,北市府取得1席、全國農會與民股3席、農委會及青果社3席。北市府及農會派掌握過半常董席次,同意董事長由前金門縣長楊鎮浯出任,總經理為前高雄市農業局長吳芳銘。
-
土魠魚人工授精試驗 農委會成功孵化魚苗創全球首例
|文教科技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土魠魚,是魚類中的「白金」,這20年來捕獲量下滑,價格也屢創新高,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繁養殖相關報告,而農委會水試所今年已經成功完成,全球首例海上人工授精試驗,順利孵化魚苗。
-
農委會與台大育成抗稻熱病新品種 稱有助減少農藥使用
|生活稻農最怕遭遇稻熱病,這種真菌病害會造成至少3成減產。過去研發的抗稻熱病品種,推廣3、5年後可能又開始感病,為此農委會與台大合作取得抗病基因,結合高雄145號,產生「廣幅抗稻熱新品種」,有助於減少農藥使用。
-
北農高層人事改選 北巿府與農委會互相攻防
|政治台北農產運銷公司26日開股東會並改選人事,先前傳出北市府將派前金門縣長楊鎮浯擔任董事長,總經理則由高雄市農業局前局長吳芳銘擔任,但農委會也積極布局,力拚翁震炘續任總經理。改選前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於臉書喊話,專業經營才能改變「菜土菜金」現象,批評北農前總經理韓國瑜讓農民種菜要像下賭一樣難以預期,預料董事會將有激烈攻防。
-
國內雞卵供貨穩定、價數落 進口卵恐驚塌本賣
|國內已經無欠卵,毋過猶是有一直共外國進口。業者表示:進前進口卵有拍契約,所以愛一直進貨入來。也因為國內雞卵產量穩定,價數也比進口卵較俗,這寡進口的可能愛了錢賣。(這條新聞標題、前言是臺語文。)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