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海關總署再出招,繼昨天才宣布國內食品公司等,未完成更新註冊、暫停進口,今(3)日一早又在官網公布,台灣的柑橘類水果檢出有害生物與藥物殘留,而冰鮮白帶魚和凍竹筴魚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,三項農產品從今天起,暫停輸入中國。
高雄文化局上個月27日委託包商做古蹟保護,沒想到包商修剪樹木時,卻將鳳頭蒼鷹築巢的樹枝鋸斷,破壞鳥巢並帶走雛鳥,引起爭議。高雄鳥會及農業局等單位獲報後,趕緊循線找回雛鳥,並做了人工鳥巢,讓親鳥、雛鳥一家四口能重新團聚。這案件也讓專家感嘆,台灣在修剪樹木及生態保育上,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
交通部觀光局進前宣佈,欲閣推動國內旅遊振興方案,7/15第一階段就欲開始。為著迎接疫情穩定了後的商機,新北金山的地方創生團隊,代先推出北海岸的振興旅遊行程,希望度過疫情難關。
被視為「國際毒草」的銀膠菊,葉片酷似艾草,花開時類似花材滿天星,易造成民眾誤認採集,加上對環境適應性強、生長迅速,嚴重危害台灣本土原生植物生存空間。台南市政府農業局除籲請民眾切勿栽種,也希望全民來清除,遏止其蔓延。
近來天氣一下熱一下又突然下起滂沱大雨,多變的氣候讓文蛤與白蝦無法適應,台南沿海魚塭也傳出文蛤死亡、白蝦生病的情形,天氣變化劇烈,對養殖戶來說是個大挑戰,台南市農業局表示,若養殖戶有災情傳出,請通報當地區公所,公部門將給予協助。
台中市大甲區的建興里,居民要長期忍受附近養鴨場飄出來的臭味,大量的汙水、排泄物還直接流進灌溉溝渠,當地民眾憂心汙染環境。環保局表示, 已經依法開罰6萬,農業局也將追查,是否佔用農牧用地。
高雄桃源那瑪夏山區等地,是青梅產地,今年卻出現採收季,青梅收購不足,只能放任落果的狀況。農業局表示,主要是今年青梅產量好,不少盤商庫存多,暫緩下單,才導致青梅沒人採收。
桃園觀音區藍埔里居民拒絕興建2000頭豬的養豬場,一早里活動中心原本要召開說明會,未料昨晚8點突然接到通知,因疫情關係農業局和地主不來了,居民都氣憤難耐表示抗爭到底。
氣候異常讓高雄許多水果呈現兩樣情,像是高雄桃源的青梅因春雨而盛產,量多導致價格下跌,加上疫情影響、不少工廠存貨還沒消化完,不願再採購新產青梅,讓青梅面臨滯銷;而那瑪夏水蜜桃則是受降雨及低溫影響,結果率大幅降低,減產3-4成。高市府獲報後承諾會幫梅農分銷,也會協助農民爭取水蜜桃災損救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