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7年4月2日,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金瑞契(Newt Gingrich)搭乘美國空軍專機快閃訪台,短短3小時後就離開。現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(Nancy Pelosi),預計今(2)晚抵達台灣成為25年來台最高層級的美國官員,也再次牽動台美中三角關係。《公視新聞網》帶您了解兩次眾議院議長訪台有何不同之處。
菲律賓外交部28日晚間在推特上強烈反對,台灣這2天在太平島進行實彈演習,外交部回應強調南海諸島及太平島屬於中華民國領土,我國有權在相關海域進行例行操演。而菲律賓新任總統就職典禮30日就將舉行,我國仍未收到邀請,中國則宣布派國家副出席王岐山,高規格出席典禮。
疫情嚴峻,呈現「北降南升」趨勢,但死亡率居高不下,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,社區確診黑數仍在,從死亡率未降,可知疫情仍在高原期,並提醒政府應關懷確診者後續長新冠症狀。另外,清冠一號中藥大缺貨,許多確診者無法取得,也有藥師呼籲,政府應盡速盤點庫存。
雲林縣一年一度六房媽過爐盛事,原本遶境活動預定在5月14日舉辦,但因應近期疫情擴張迅速,24日晚間中華民國六房媽會召開臨時小爐會會議,因為調查陣頭志工三分之二以上均未打滿3劑疫苗難以參加遶境,決議將比照去年採簡化過爐,以車行方式直接前往大北勢股紅壇安座。
外交部長吳釗燮赴立法院報告,也針對環保署長張子敬擔任特使,出席OOC「我們的海洋大會」,是台灣首次以官方身分受邀,吳釗燮表示,用台灣名義參與國際組織是一大進步。
環保署長張子敬前往帛琉擔任特使,參加「我們的海洋大會」,對於解決海洋污染發表專題演講,這也是我國首次以官方身分受邀,而環保署長更是歷來的最高層級。除此之外,瑞典代表團訪台,在下午出席國際記者會,強調此行就是表達歐洲支持台灣的訊號,要嚇阻中國。
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日前表示,維護中華民國不算台獨,更說前總統馬英九主張兩岸互不隸屬,已經不足,兩岸應該互相承認主權。國台辦回應此夾帶兩國論,而前總統馬英九認為這一步不對;前陸委會主委趙建明則指邱太三踩到紅線。但也有學者分析,其實北京態度很明顯,中華民國跟台灣都是台獨,國民黨該思考新的兩岸論述。
歷經近20年討論,立法院今(25)日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,下一步將交由公民複決,若順利通過,年滿18歲的中華民國國民依法將有選舉、罷免、創制、複決、參與公民投票的權利。公民複決門檻約965萬票,預計趕上年底九合一選舉,最快2024年大選可適用。
冷戰中美協防台灣(1954~1979)期間,美國協助中華民國逐步完善防空雷達體系。這些雷達站台雖由國軍操作,但明顯可見美軍顧問團與廠商出謀劃策的身影,也讓美國得以掌控中國大陸沿海航空兵力動態。即使後來美國拉攏中共、撤出顧問團、和中華民國斷交,仍保有對台非正式的軍事技術輸出,為天網防空系統埋下伏筆,影響持續至今。
台灣的戰管雷達防禦架構,說是美國在《中美共同防禦條約》(1954-1979)期間所協助建立並逐步完善的,並不為過。例如從1950到1970年代之間,空軍先後換裝功率更強的搜索雷達與測高雷達,又將重要的雷達站遷往高山,並在東引設置前進雷達基地,都是為了擴增雷達涵蓋範圍、增加防空預警時間而進行的改良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