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頻頻出招,禁止我國農漁產品進口,農委會今天宣布推出農遊券,預計以6千萬預算發行30萬份,民眾只要在農漁會超市,購買石斑等6項農漁產品滿600元,就可以抽200元。
屏東小琉球因為距離中國的軍演範圍邊界不到10公里,所以今天一整天,漁民都暫停出海作業。在外海1.85公里處,國軍海巡艦艇不停巡護。提前返港的漁民表示,在蘭嶼外海發現插著五星旗的中國軍艦,數量比過去還要更多。
前年與去年國內遭遇百年大旱,用水極度吃緊,為此經濟部水利署積極推動海水淡化廠,開發新水源,下午環保署進行線上環評大會,審查台南與新竹海淡廠開發案》有地方漁會憂心海淡廠產生的鹵水,排入海中恐影響漁業資源,最後環評大會仍決議,兩案皆通過審查。
台灣石斑受中國禁止輸入影響,衝擊相關產業,總統蔡英文今(17)日到高雄視察石斑養殖及漁會加工廠狀況,抨擊中國禁運對自由貿易的傷害,強調政府會力挺農漁民。不過場外也有前加工廠員工陳情,遭受漁會不當對待,希望總統關心石斑魚之餘,也能關心勞工權益。
Taitung fishermen lodged a complaint with 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last month about live-fire drills between April and June disrupting their work year after year. The ministry has announced it
台東漁民日前向國防部陳情,指出每年4到6月,海上火砲試射頻繁,管制漁船出海,影響到漁民生計。今(6)日國防部和中科院跟漁民當面溝通,承諾明年會規劃,延後到6月底到7月間再實施火砲射擊。
南方澳黑鮪魚季即將進入尾聲,但受到疫情衝擊,不少餐廳沒營業而不收魚,導致魚價不高,加上空運國際運費高漲,主要外銷日本的黃鰭鮪也遭承銷商壓價,影響漁民收入。至於漁會針對低於保證價格的鮪魚加工製作罐頭時,更因原物料成本提高,影響漁會財政,漁會盼政府在疫情衝擊下,能比照去年針對魚價、運費以及鮪魚加工給予補助,幫助漁民度過難關。縣府農業處說,漁民的心聲已反應給漁業署,並錄案辦理中。
南方澳第一魚市場改建工程斥資1億6000萬元,去年3月完工至今,卻因蘇澳區漁會認為漁業署連公共設施都要收租金,覺得租金過高而不願經營遲未啟用,遭地方質疑,嚴重影響南寧魚市場的遷移進度。縣府說,漁業署跟漁會已達成共識,確定委託漁會經營管理,目前已積極輔導漁會提出投資計畫書,順利的話,預計6月底計畫書就能送審,漁業署審核通過,第一魚市場就能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