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中小學
-
校園50公尺內禁設夾娃娃機店 北市議員提案修法合理規範
|地方街道上常見夾娃娃機店,各縣市相關管制規範不盡相同。以台北市來看,夾娃娃機店要設在合法建築內,而且建築基地境界線必須和國中小學距離50公尺以上。但有部分建物的基地過大,會導致業者距離超過50公尺也無法開設,因此有市議員提案修法,將會以店家的出入口和學校出入口的距離,來進行測量,預估本週送大會討論。
-
課本明訂要養蠶 教科書特展細數中小學教育史
|文教科技台灣中小學的教科書,從國編本到一綱多本,形同台灣教育史的演變。教科書出版協會,舉辦近百年的教科書特展,能看到不同時期的教育方向、與社會發展的關係。
-
緬甸毒品氾濫,問題家庭陷入惡性循環【獨立特派員】
|全球緬甸偏鄉的教育資源少,不少偏鄉的孩子,小小年紀就得離鄉背井,住進專門給孩子們住宿的學生中心。不過屬於慈善性質的學生中心,經費大多窘迫,居住環境簡陋,有些孩子甚至來自單親或家長吸毒的家庭。這些來自破碎家庭的孩子們住進學生中心後,教育能不能為他們的未來帶來希望呢?
-
緬甸政局動盪,華文教育為何成為脫貧契機?【獨立特派員】
|全球緬甸因為內戰,局勢動盪。台灣青年志工在前往緬甸偏鄉科峎途中,不僅長途跋涉,還經歷了不小的風險,好不容易才見到博愛中小學的學生。這樣的偏鄉學校,不僅硬體資源缺乏,師資更嚴重不足。而學生們大都窮苦,學習華文,如何成為他們改變人生、走出緬甸的重要契機?
-
有感緬甸偏鄉孩童生存不易,雜貨店夫婦如何翻轉他們的命運?【獨立特派員】
|全球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引發內戰,至今兩年多,人民只能在困苦中找出路。獨立特派員記者,在緬甸內戰未歇、疫後經濟衰退的狀況下,跟著一群想把教育資源帶到偏鄉的台灣青年,新南向挺進緬甸。透過一所華文小學校的故事,看看他們面臨的教育困境與挑戰。
-
新冠改變人際相處模式 日本曠課學生逾30萬創新高
|全球日本中小學曠課情況嚴重,根據調查,2022年的全國中小學生一年內曠課30天以上的人數將近30萬人,是過去10年來最多的1年。其中認定為霸凌、暴力案例的件數,也是歷來新高。調查發現,與新冠疫情改變生活型態,更難建構人際關係有關。
-
垃圾公文多兼負家庭教育壓力 教團:3成中小學教師快樂僅4分
|文教科技多個教育團體針對台灣中小學教師快樂程度進行大調查,有3成教師在滿分10分的快樂指數中,僅在4分以下,其中宜蘭縣教師不快樂程度,在全國排名第5。宜蘭縣教師職業工會指出,縣內教師垃圾公文數不斷增加,加上家庭教育功能不彰,教育壓力都落在老師身上,是教師不快樂的原因。
-
瑞典小學生閱讀理解下滑 6歲以下禁數位化教學
|全球北歐瑞典從2017年起,中小學教育的軟硬體設施特別注重科技產品的運用,但小學生的平均閱讀與理解測驗成績卻出現了下滑的趨勢。為此,去(2022)年年底上台的右派政府決定撥出6千萬歐元經費添購圖書,教育部長並主張,不得對6歲以下學童進行數位化教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