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市上半年交通事故死亡 長者占比逾半
葉霈萱 陳昌維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台北市今(2023)年上半年的「24小時內死亡交通事故」增加數為六都最多,而且死者多為高齡長者;其中在萬華區、大同區和中山區等4處路口,各發生3件最多。北市警局交通大隊分析,高齡長者因守法觀念薄弱、行動不便等因素,屬於高風險防制對象,將針對事故熱點加強執法、增加見警率。
即使不是上班日,台北市的車潮依舊不間斷,再加上一旁是榮星花園,不少長者運動、買菜都會經過,讓此處成為發生最多高齡者死亡交通事故的路口之一。
附近住戶表示,「車潮很擁擠,還有有些要上建國北路高架橋,這一帶早上在運動的人很多,不管說走路也好啦,還有各方面應該會是比較緩慢,也許還有紅綠燈的這個長短的關係。」
根據北市警局交通大隊統計,今年1月至6月的「24小時內死亡交通事故」共43件,較去年同期增加17件,高齡者占25人。高齡行人事故在萬華區西園路與桂林路口、大同區重慶北路與民權西路口、中山區五常街與龍江路口,以及民權東路與建國北路口各發生3件最多,時間點大多在上午及下午的5時到7時。
附近住戶說:「我跟你講,這邊這個禮拜兩次車禍。五常街與龍江路口,學校有很多家長來帶孩子回家,所以摩托車啦,車子也是在上下課的時候比較多。」
交通大隊指出,高齡死亡行人中,自身有違規行為者,比例達到百分之87.5,研判多數長者對交通法規守法觀念較薄弱,而且身體能力退化、警覺性低,屬於高風險防制對象。
台北市警局交通大隊事故處理組警務員王雅亭說:「肇事原因,仍以行人穿越道路、未依號誌指示,以及車輛行經行人穿越道線不暫停禮讓為主。」
交通大隊強調,將在事故熱點加強執法取締、提高見警率,並加強宣導。同時會同交通局,強化改善號誌與路型規畫,以防制事故再發生。
陳祖傑/編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