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長者
-
新冠疫情估6月底高峰 幼童確診5次來不及打疫苗
|生活第4波新冠疫情升溫,疾管署預估這波疫情6月底將達高峰。有醫師門診發現,近期快篩陽性確診個案越來越多,甚至還有小朋友重複感染5次,也因此一直沒有辦法打疫苗。
-
台大雲林分院啟動「阿波羅計畫」 遠距關懷長者健康
|社福人權為加強雲林偏鄉醫療,台大雲林分院4年前啟動「阿波羅計畫」,在雲林各社區設立的長青食堂安裝網路遠距視訊設備,協調在地診所醫師,免費關懷據點內長者健康及衛教知識,而今年9月再由復健部專業物理治療師團隊,以每週2小時運動課程協助長輩改善肌力,經過3個月下來訓練成效很不錯。
-
雲林縣設銀髮人才據點 估每年提供逾300職缺
|生活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而雲林縣55歲以上老年人,占全縣人口35%。配合勞動部《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》施行,28日上午雲縣府成立縣內第1處銀髮人才服務據點,未來預計每年開發300個以上工作機會,提供給55歲以上及依法退休且有意願繼續投入職場的長者。
-
高雄開6戶社會住宅 序大舊厝15年以上通申請
|一寡老公寓因為無電梯,老大人真無方便,高雄市政府提供6間社會住宅,予厝內有65歲以上的長輩,抑是有身障者的家庭,會當交換厝來蹛。共老大人的舊厝稅予少年家庭,老大人搬去社會住宅,使用友善的行動設施。這禮拜六,就有老大人欲搬去有電梯的社會住宅囉!
-
行動不便、老宅不合住怎麼辦 5個QA認識「長者換居」
|社福人權新北市和高雄市今年各公佈1例「長者換居」媒合成功案例,推廣屋況不合住的長者「以屋換屋」,承租有電梯或相對無障礙的社會住宅居住,自宅也做為社宅,再媒合出租給其它需求者。台灣人口老化,長者或照顧者如何申請「長者換居」,5個QA帶您了解。
-
高雄首例長者換屋 持有逾15年老屋可換住社宅
|生活老舊公寓沒電梯,隨著年歲增長、病痛,出入爬樓梯對長者來說是一大負擔,高雄市府釋出6戶社會住宅,供持有屋齡超過15年的老公寓,家中有65歲以上長者或身障者的家庭換居,原本房子由市府委託業者出租給青年家庭,讓雙方都有便宜且合適的房子可住。高雄首位長者已簽約,即將在29日搬進新家。
-
源自挪威的用餐設計,改善台灣失智者生活【獨立特派員】
|生活對於許多長輩來說,吃飯、看電視日常生活的常態,但是如果多用一點心,電視其實可以成為增進生活品質的良好工具。北歐國家挪威經過多年研究,就設計出以失智者眼光來看世界的吃飯方式、以及電視節目。這種人性化的生活創新,讓需要照顧的長輩或失智者,不僅能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,也能重拾生命的尊嚴和意義。
-
本土BA.5疫情中秋恐達高峰 指揮中心籲保護長者幼兒
|生活新冠本土疫情,在今(25)日新增2.6萬多例個案,還有37例死亡,而對於國內的BA.5疫情,可能在中秋節前後達到高峰,指揮中心呼籲,雖然原則上是正常生活,但連續假期如果要聚會,還是要優先考量家中的長者和幼兒,尤其是沒有施打疫苗的人。除此之外,新學期即將開始,指揮中心也建議,如果想要早點獲得保護力,小朋友可以將莫德納疫苗當成優先選擇。
-
部分長者染疫出現4種「非典型症狀」 醫師籲勿延誤就醫
|生活國內新冠疫情處在高峰,有醫師就觀察到,急診出現一些長者染疫的「非典型症狀」,像是跌倒、吐瀉以及低燒和認知功能出現問題,診斷後都是確診新冠。因此建議民眾,要特別留意這些非典型症狀,才能及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