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孩子
-
【記者在烏克蘭3】守護戰火下的笑靨 避難室成學校標配【獨立特派員】
|全球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,約有1300所學校被攻擊毀壞殆盡。一年來,許多學校陸續重建完成。為確保師生安全,烏克蘭政府規定,所有教育機構都必須要有避難室,整個空間設計要符合長期居住的條件,包括通風、暖氣、飲水、洗手間、充電設備、醫療等,並且能容納全校人數。沒有避難室,就不能營運。
-
南非貧童空腹走10公里上學 體力不支影響課業釀惡性循環
|全球南非偏鄉教育資源不足,許多農村貧窮家庭的孩子,每天要徒步走上2個多小時到學校去上課,每天睡不飽、餓肚子,嚴重影響課業。平權機構指出,教育體系沒有照顧到最需要幫助的學生,讓他們輸在學習的起跑點,形成惡性循環,最終難仍以翻轉底層的貧困。
-
貧富差距與性平難題,成印度最大挑戰!【獨立特派員】
|全球印度經濟爆炸性的成長,意味著社會進步與改變的契機。不過,印度同時也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難題。此外,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、受教權的被剝奪、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,使得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,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。風光亮麗的發展數據背後,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失落?
-
高雄幼稚園教保員疑打傷孩童 已調離職務由教育局調查
|社會高雄仁武某國小附設幼兒園傳出教保員疑似打傷孩童事件,有家長發現孩子1日放學後臉上及手腕上都有傷痕,詢問後孩子告知是教保員打的,家長事後調閱監視器還發現孩子在球場被教保員粗魯拉扯,目前全案已由校方通報教育局調查當中。
-
以哈戰爭/戰火屆滿月未見止息跡象 雙方百姓同受戰火之苦
|全球以巴戰火爆發屆滿1個月,隨著傷亡不斷攀升,雙方人民正承受巨大的痛苦。以色列民眾7日在特拉維夫點燃燭光,哀悼逝去的親人;而在另一頭的加薩,也有愈來愈多民眾眼睜睜看著家人在戰火中喪命,他們都有止不住的淚水。
-
疫後部分學生學習專注度下降 數位閱讀策略須調整
|文教科技台灣經過疫情3年,不少小學老師反映部分學生學習力下降,專注度也不足,教學策略必須調整,就以推動閱讀來說,不能只是紙本閱讀,而是融入孩子們最習慣的電子載具,陪著他們去運用。
-
國際閱讀素養調查 台灣小四生表現與瑞典並列第7
|政治國際閱讀素養調查發現,台灣小4學生的表現和瑞典並列第7。調查結果也顯示,瑞典孩子的詞彙量,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。因此瑞典政府從醫院的課程一路到圖書館等,都加強推行閱讀教育政策,同時在國際行動計畫中,明確要求國會編列預算,要幫孩子打造多元、舒適又有趣的閱讀環境。帶您來看公視國際記者來自瑞典的採訪報導。
-
菲國衝浪天堂錫亞高島貧困 跨國團體辦學助學童迎新生
|全球距離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大約700多公里的錫亞高島是全球頂級的衝浪天堂,曾經入選《時代雜誌》2021年全球百大景點。但是這裡的當地人平均月收入只有約4000元台幣,島上長期乾旱、缺水,基礎建設嚴重落後,2021年來襲的強烈颱風雷伊更是摧毀了95%的建築。離島居民進出都得坐船,長期阻礙了兒童的上學路,而這些困境在疫情期間變得更加惡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