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部和內政部為洗刷人行地獄惡名,經過數度跨部會議訂出年度目標,將優先改善全台1000多處路口,並建立「亮點示範區」補助機制,專案提供148億經費,鼓勵地方政府申請,優化人行空間。
為洗刷台灣行人地獄惡名,交通部跨部會進行用路環境改善計畫,初步鎖定400多間學校周邊,道路環境不佳,將與縣市政府合作改善。另外騎樓人行道遭占用,或是路面設計不佳,也會透過執法和工程多管齊下改善。
台南市中西區新美街,一邊是汽車單行道,另一邊則是機慢車專用道,行人完全沒地方可走,有民眾在網路PO出照片質疑。台南市交通局表示,道路這樣規劃,主要是因為當地有需求,透過里長反應後,再經道安會報檢討劃設。如果大家認為有行人的需求,可以再檢討。
根據宜蘭縣政府進3年的統計,縣內共有60個路口容易發生交通事故,導致行人或行車民眾受傷,經碰撞構圖分析,請各道路主管機關在路口施設行人庇護島及車道配置調整,以及標誌標線的改善。不過部分公所新設庇護島後,仍發生機車直接將車騎上去,導致行人跌倒受傷的意外。
台灣交通亂象最近甚至登上國際媒體,被CNN封為行人地獄。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在臉書以「不只是行人地獄,更是用路人墳場」為題貼文,公布交通地獄縣市死傷排名,台南市居冠、桃園排名第2。
網路上流傳,台北市交通警察騎乘警用重機不停讓行人,警方今(31)日澄清沒有違規,現在交通部也預告修法,汽車行經行穿線不讓行人,罰鍰金額一律提高到3600元,機車維持1200元起跳。遇到閃光紅燈,沒有停車再開,也從現行起罰的900元,加重到1200到1800元,最快今年5月上路。
臺灣的交通狀況,真正變做國際笑詼矣。瑞士外交部的官方網站,出現臺灣旅遊提醒,講臺灣的駕駛有"攻擊行為",來形容臺灣人駛車橫霸霸。面對這款的講法,交通部表示,針對路口無讓過路人的駕駛行為,舊年底已經啟動全臺灣64位的科技執法,未來會看情形閣增加,也會繼續宣導。(此新聞標題、前言皆為臺語文)
根據統計,國內的外籍人士,車禍死亡的人數逐年攏咧增加,有旅遊業者認為,包括人行道的標線清楚、路裡嘛無英語的標示等等,攏予外國人霧嗄嗄,而且國民對交通規則的觀念嘛愛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