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市中西區新美街,一邊是汽車單行道,另一邊則是機慢車專用道,行人完全沒地方可走,有民眾在網路PO出照片質疑。台南市交通局表示,道路這樣規劃,主要是因為當地有需求,透過里長反應後,再經道安會報檢討劃設。如果大家認為有行人的需求,可以再檢討。
國道2號西向11.2公里處今(6)日上午發生6車追撞車禍,混凝土車失控翻覆壓到轎車,被壓轎車駕駛救出時無生命跡象,緊急送醫搶救。根據統計,近年國道事故肇因前3名為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、未注意車前狀態、變換車道不當,學者建議留意車前狀態,若行駛在大車周圍,要盡量保持適當距離。
有駕駛人投訴,台中客運131路公車,上個月25日危險駕駛。不僅包括搶黃燈,變換車道不打方向燈,甚至出現危險的鬼切轉彎。而在彰化和美3日晚間,一名12歲黃姓男童,返家途中穿越行人穿越道時,卻遭到轎車撞上,男童宣告不治。為了防止不禮讓行人意外發生,交通部將罰則提高到3600元,預計3月底前實施。
宜蘭農村景色優美,近年為了觀光發展,興建多條自行車道,但壯圍鄉公所反映,鄉內自行車如要跨越宜蘭河,必須繞到台二線,與砂石車等大型車輛並行,不方便也不安全,盼爭取一條自行車道橋梁。縣府表示,會評估可行性。
高雄洲際貨櫃中心預計今(2023)年6月啟用,為了減少在國道7號開通前大車暴增,市府規劃拓寬中鋼路、沿海二路及沿海三路,分流大、小車。但護樹團體發現,將有2700多棵樹要移植,車道規劃也不佳,呼籲市府變更設計。
12月1日起科技執法擴大,台南市新增17處執法路段,短短4天內取締7199件違規。像是未依標誌標線行駛、機車未兩段式左轉以及未禮讓行人等違規項目,警方強調執法目的在敦促民眾不要違規,確保用路人安全。
高雄蓬萊路地處於高雄港區內,又靠近駁二特區,所以遊客很多。主管機關高雄港務公司為了安全,設置了15公里的速限,但這個時速太慢也引發討論,還有機車騎士測試,只要催油門就會超速,根本很難達成。而主管機關也回應,這只是要提醒駕駛減速,不會真的開罰。
新北市樹林區光興街157巷4號前,昨(17)日下午3時,一直傳出怪聲。居民聯繫里長到場查看,道路卻突然發生坍塌,瞬間吞噬1個車道,也波及到下方的房屋,所幸無人傷亡。坍方道路下方的這面擋土牆,是在民國68年時興建,昨天下午3時左右,發出一陣陣怪聲之後隨即倒塌。坍方面積大約15坪,也波及到下方的房屋,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。區公所勸離下方2戶住戶6人,並協協助安置;廠商也立即進駐維修,調派鋼軌樁穩定擋土
長達25公里的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,2019年開工以來,影響台南山區交通。除了造成多起車禍,近期在假日改為單線車道通車,後方回堵上百米,造成民怨。南水局檢討表示,將避免在假日調撥車道施工。
國道1號南向汐止段上方邊坡滑落後,高公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持續搶修,可望在7日週一上班日,再搶通1車道,屆時南下會有兩個主線道可用,紓緩通勤車流,儘管天候不佳,搶修難度高,不過交通部表示,因該路段通勤需求大,仍會全力搶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