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拿大蒙特婁市的單車專用道,有900公里遠,相當於台灣環島一圈的距離,被譽為是北美地區最適合騎單車的城市之一,一年四季都看得到單車族在馬路上奔馳。就連攝氏零下40度冰天雪地的日子,民眾也都穿戴好禦寒裝備,照樣騎車出門。
巴基斯坦第2大城拉合爾,空污問題嚴重,各種污染物形成有毒霧霾。不過許多單車族,卻必須忍受充斥著霧霾的環境上路。因此他們發起不開車運動,希望能改善空氣品質,也期盼提升單車族的路權。
台灣寒流來襲,而在芬蘭北部城市奧盧,冬季的溫度介於-11°C到-4°C之間,不過當地居民還是樂於在寒冬下騎單車通勤。因為當地不僅有全國覆蓋率第一的單車路網,地方政府也設置了各種設施,讓居民可以在冬季安全騎乘單車。
英國小提琴家霍德為了力行減碳生活,他發願10年不搭飛機,環遊100國,他是利用單車或搭大眾運輸進行跨國旅行。最近他就從西班牙騎單車,遠赴聯合國氣候峰會的主辦國埃及。
今(2022)年以來發生在日本東京的自行車肇事案件已經超過一萬件,先前更有一位老太太被單車撞死。警方決定不再警告了事,從這個星期開始加強取締,包括闖紅燈或者在共用人行道騎快車,都會直接開罰單。
看準疫後旅遊,台鐵和旅行社合作推出「兩鐵列車」,在車上設車架,讓旅客可以人車同行。不過使用的是40年的莒光號,安全是否會有問題?台鐵說,列車經過三級檢修,安全無虞。
台大校園內發生嚴重車禍,29日上午10時多,在台大小椰林道上,一名騎單車的化學系博士生被小客車從後方追撞。該名博士生頭部撕裂傷、意識清楚,送醫之後發現是有肝臟挫傷、鎖骨骨折等情況,緊急送進加護病房。根據了解,肇事駕駛疑似也是台大的學生,有可能是沒有注意前車才會釀禍。
台大、台師大和台科大組成台灣大學系統以來,累計超過6萬人次跨校修課。由於學生通勤需求增加,台師大倡儀「通學單車道」,初步規劃3校間設置特色單車道,串連沿線自然與人文景點,騎單車跨校上課時,享受環保健康的通學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