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道路事故逾3萬件 交通部:不排除增行人罰則
薛宜家 林志堅/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交通部公布最新道安數據,5月道路事故3萬多件,較去(2022)年同期增加23.5%,死傷人數也增加,對於近期也出現行人違規導致事故,交通部證實已經和警政署在蒐集事故樣態,不排除增加行人違規的罰則。
5月份道路安全狀況又惡化。
交通部公布最新數據,5月共有3萬4000多件事故,較去年同期增加6000多件,增幅23.5%,造成270人死亡,4萬5556人受傷,死傷都較去年同期增加。
對於道安死傷繼續增加,交通部已要求縣市政府提出報告與改善對策,而針對6月底開始重罰不讓行人,卻也出現行人違規樣態導致「過度停讓爭議」引發人車對立,交通部也將與警政署研擬對策。
交通部路政司司長林福山指出,「汽車未停讓行人,相對地在實務上衍生出一些行人違規態樣的部分,我們大概會在近期完成針對這些違規態樣處罰的檢討。」
交通部表示,過去交通管理是「車本主義」現在轉換為「人本主義」,自5月開始啟動到各縣市視導人行環境,尤其學校周邊是重點改善區域,也編列相關預算讓地方政府來申請,優化環境。
而針對交通安全權責如何釐清,交通部已經在27日完成部版本的《交通安全法》內容,送入行政院。
交通部長王國材說:「最主要就是對於中央跟地方的分工,另外很多部會都也跟交通安全有關,期待說這樣的法令能規範每一個人在道安的扮演角色,也規範道安經費的來源。」
另外針民眾在公共政策參與平臺提案,放寬嚴重超速規定,從超過最高速限的40公里,修正為過去的60公里,交通部回應,嚴重超速相較一般超速屬於惡性違規,將維持現有規定,也會研議是否要再加重處罰。
對於最新道安數據持續惡化,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出聲明,政府從去年就喊出今年道安事故要下降到5%的目標,但相關作為仍是車本思維,死傷人數才會不降反升,將號召相關團體上凱道遊行,催生更多保護行人的政策。
黃棋/編輯